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零五章 对孙传庭的处置是赏?或是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零五章 对孙传庭的处置是赏?或是罚?

    第106章 对孙传庭的处置是赏?或是罚?
    两只瓷碗雕饰美观,通体莹润,带有华光,留存到后世的话,价值可想而知。
    可就这么一摔,碎成了几片,也就分文不值了。
    朱由检还是比较喜欢玩瓷器的,命人收藏了许多名瓷,这两件原是一套的唐代瓷器,
    也相当珍贵。
    但再珍贵的东西,比起几千辽东铁骑,朱由检是毫无疑问的把铁骑看做最重要的。
    何况是祖大寿锻链出来的弓骑兵。
    这次辽东出兵蒙古的战事,对大明来说,绝非好事!
    朱由检很恼火,孙传庭没有听自己的,先出击了科尔沁草原,遭到如此惨痛的代价。
    大明承受得起几次这样的惨痛代价?
    明军想要扎根辽东,向西攻取,没有辽东铁骑那帮弓骑兵,他就得重新设计战略。
    为此,朱由检至少要在辽东方向上增加大量骑兵单位,这会拖其他方向的兵力补充。
    四千人的缺额,一整支辽东铁骑都栽进去了,还不说有几千关寧骑兵,和北直隶的京营损失。
    並且战死一尊侯爵,这叫朱由检很恼怒。
    孙承宗进宫面呈这个战报消息,皱著眉道:“科尔沁一战,我大明战死的骑兵超过一万,还请陛下治罪换掉孙传庭!不可姑息!”
    “不可,辽东战事焦灼,换帅断然不可!”
    “上万辽东精锐铁骑,如今荡然无存,陛下!朝廷绝不可轻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必须要罚孙传庭,擅自出兵的罪过!”
    朱由检先是安抚孙承宗,嘆息道:“此事关係辽东战局,此刻若要谴责,恐非良机。”
    “且孙传庭担任督抚二职,出兵韃,並非擅自。”
    兵部的態度並非文官集团对此的態度,只是孙承宗这样的老臣觉得,应允问罪孙传庭,毕竟这个损失,太过嚇人了。
    大明朝多少年没有一战,战死过这么多骑兵了?
    一个骑兵在大明朝,有多贵知道吗?
    你孙传庭到底在蒙古那头做了什么?
    居然让辽东骑兵远离步军,单独趋往草原深处作战,致此这么惨重的损失!
    当然了,朱由检是翻过战报的,这次孙传庭倒並未吃了败仗。
    胜是胜了。
    惨胜。
    科尔沁蒙古算是给大明打烂了,被祖家这么一打,剩不下几千人了。
    多尔袞的女真骑兵也是惨遭重创,至少有五千人永远留在了科尔沁草原,据说是大部往西遁逃,也失去了大量战马,元气大伤。
    这个结果存在爭议,兵部有些人倒觉得是开拓了明朝在蒙古的疆域,控制了部分草原土地,还获得一些马群,孙传庭有大功。
    但正如孙承宗来找朱由检抱怨,要求治罪孙传庭一样,绝大多数兵部官员都对如此惨重的伤亡情况,表示无法接受。
    户部也是一样,表示非常惊怒。
    兵部极为珍惜骑兵这没什么好惊讶的,而户部也一样心疼。
    因为大明这头养骑兵,在任何时期,都实在是太金贵了。
    一名骑兵,现在供养的费,已经接近六十两银子了,战时更高,超过七十两是肯定的。
    辽东骑兵原先的九厘辽虽然取消了,但其实还有一笔银子贴进去,补充这笔空缺,
    战斗时还要补钱。
    再加上战马,一年吃掉的豆料、谷粮。
    鎧甲一副在十五两,商人给朝廷提供的札甲是要十八两银子一副,包括明盔明甲,还有刀、火枪、弓箭,一匹马分摊的运粮费可以这么说,一支二百人的骑兵在辽东地区,不打仗的情况下待五个月,其中的费,就能在登莱水师就能多造一艘千料大船。
    骑兵是明朝最昂贵的兵种,没有之一,在宋代,一名骑兵標准的费,是可以养五名步兵的,也正因如此,在宋朝时期,文官集团都主张少养骑兵,多养步兵。
    也就是后来华夏经常念叨的“骑兵无用论”。
    並非是搞不到马,而是宋朝乾脆说是以防御为主的策略,养规模化的步兵,来期望可以对抗游牧的骑兵。
    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北宋面对辽人在边境布置骑兵力量,像宋仁宗时期,辽人聚集十万骑兵在边境,宋朝是连忙在边境拉起超过二十五万兵力去防御,还恐怕守不住,遣使和议。
    到南宋,岳飞能够北伐,恰恰就是他有那么一支善战骑兵,国人后世不清楚,也是文人篡改宋史的缘故。
    也不想想主张骑兵无用的士大夫代表都是些什么人,像范仲淹那帮人,那可是一直吃败仗的军事白痴,听信这帮人的说辞,洪武朱元璋就不用玩北伐了,徐达要是主要依赖步兵作战,也是肯定要常年惨败的。
    而像明朝,辽东铁骑这么精锐的兵卒,都是在辽东挑出来培养的老兵卒了,一代代编练,战斗力彪悍。
    经过隆庆、万历、天启的发展,再到崇禎扶持祖家的辽东铁骑恢復,是费朝廷兵部极大资源的。
    泰昌就不算了,太短,没什么意义。
    大量资源持续投入,才锻链出来的铁骑力量,如此的折损,令財大气粗许久的朱由检都感觉很肉疼,肉疼到对孙传庭甚至有了不满,甚至动了把他从辽东调走的想法。
    上万铁骑战死,这是个什么概念,整个辽东此次出兵有两万六千骑兵,可能还有的多整个辽东,聚集整个大明最多的骑兵,此刻也只有三万多骑兵而已。
    而整个大明朝此刻的骑兵,不会超过六万,这是朱由检持续投入,强行用钱粮打造恢復的明朝骑兵数量。
    “可这么大的伤亡,兵部就这么接受,陛下,恕老臣直言!”
    孙承宗严肃道:“此事恐成常例,然边臣常敢如此牺牲兵马,只图建功,绝非善端!”
    他这话令朱由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这么个说法。
    的確是这样,一旦是接受这样的损失,以后九边各镇可能就都不会顾惜自己手中的骑兵,把一些骑兵就这样白白损失掉。
    “这样,此战孙传庭毕竟是胜了,赏罚相抵如何?”
    朱由检还是不想治罪,至少不能判罚。
    “朝廷不予追究此战损失,也不予发赏,先生觉得可好?”
    孙承宗摇头,再进言道:“陛下登极以来,一向是赏罚分明,怎可有过不罚?如此將来,將官娇纵,兵部如何统管?”
    “需得罚过才是,並且还需重罚,否则不能明断此间功过,谁可信服朝廷?”
    皇帝摆了摆袖子,多扫了一眼桌案上的奏疏战报,深深嘆了口气,皱著眉说:“但毕竟是胜了,若罚,岂非令將士寒心?”
    人家在前线打仗,虽然损失巨大,但確实是小胜,至少在伤亡上看,明军还是占便宜了,你不但不赏赐,还做出处罚决定这不是噁心人吗?
    皇帝虽然也很不高兴,肉疼的厉害,但这决定惩罚孙传庭的事情,他还是不想做。
    孙传庭毕竟是忠心大明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而孙承宗想的则是原则问题。
    现在兵部最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就是三位战事能臣的现在功绩。惩罚孙传庭,等於也是打兵部的威仪,这一点孙承宗岂会不知,但赏罚分明是孙承宗这人一直以来的脾性。
    这一点在对待熊廷弼时,就是这样。
    “要揭过此事,必要惩戒!老臣请陛下,惩戒孙传庭!”
    孙承宗再次开口,言语间表態严肃,令朱由检都不由得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些头疼这是二人之间又一次激烈的辩论了。
    朱由检和孙承宗之间的辩论,有过那么几次的不能共通想法,常常激烈爭论,长久一场討论下来都没个共识。
    这次称得上是比较激烈的。
    二人商议完,皇帝算是最终驳回了兵部的处置態度,但对於此战的功过赏赐,是进行细节约束。
    祖大寿战死,追赠太傅,赐祖家黄金万两,白银十五万两,辽阳土地一千顷。
    这个封赏不可谓不重,虽然达不到藩王级別的万顷乃至数万顷,但对於侯爵而言,绝不算少。
    而对有功的赵率教、周遇吉、黑云龙,则同赐金三千两,田地两千亩,並未赐爵。
    而对孙传庭,只赏赐了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两,暂代朝廷提督,其控制的蒙金地域。
    这总督赏赐比魔下要少得多,也是朱由检提醒孙传庭的一种隱示警告。
    对於大明而言,这个战绩不算是胜。
    你这次无论有什么缘由出兵,打下多大地盘,损失也实在是太大,皇帝不能赏,但保下了你,並未处罚,下次別再做出这种决策了。
    兵部对此本就是两派说法,孙承宗虽然是主流,但並非没有人提出异议,皇帝做出这种决策,也是有人支持,所以相对好一点,並不会闹出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