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吴三桂入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吴三桂入藏

    第117章 吴三桂入藏
    固始汗忌惮明军,但其实秦良玉更加忌惮固始汗的瓦刺蒙古骑兵,在得到屯堡的报告后,她立即便命藏巴汗带著两万受降牧骑前去边堡驻兵,另外她又让马祥麟带领三千白杆兵,即刻前往加固防御。
    瓦刺的骑兵实力如何,大明一直都是有报告的,秦良玉在统治了西藏后,也得知了固始汗目前已经打败青海之主却图汗的消息,战报看完让她压力很大。
    毫无疑问,固始汗的蒙古骑兵实力非常强,並且固始汗本人也十分善战,他是很轻易的利用地形,在血山战役中,对手却图汗比他的兵力多的多,却依旧是被他轻易打败,显然不是简单角色。
    秦良玉手中骑兵较少,能指挥的骑兵,除了藏巴汗的牧骑弱旅,就只有几百名京营左轮枪骑兵,和自己的几百名白桿枪骑兵,处於绝对的劣势。
    白杆兵能够以步制骑,对付像藏巴汗这样的弱旅刀骑,这表现的確很强。
    但面对女真弓射骑兵和蒙古人,都需要谨慎再谨慎,她至少是要以守为主了。
    当然,请援的奏疏还没有发,因为秦良玉也提前获悉,关於吴三桂那支明辽军的动向这一支明辽军是归她魔下调遣的,而吴三桂他们刚刚抵达了川西,正在经由昌都一带北上。
    对於吴三桂的实力,秦良玉了解一些,这也是她能够倚仗的主要兵团。
    吴三桂这支明辽军的总数,是有近三万人的,经过战斗减员和疾病,到达四川时,还剩下两万七千人不到一点。
    但这是明辽军,土兵都彪悍魁梧,都是大明朝最强悍的兵员,绝不能以一般边军战兵看待。
    这支军队只要进入藏地,等他们適应高原反应,发挥战力,是能够为秦良玉提供一些保障的。
    何况这吴三桂魔下,还有一支两千多人的善战骑兵,这支铁骑力量可以缓解一部分,
    明军在藏地的只有步兵机动的窘迫处境,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秦良玉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兵马,但现在看来,朝廷用兵的方略还是在南洋。
    听说刚刚结束完科尔沁的战爭,朝廷就重新把许多辽东骡子、战马去了南洋。
    不知道朝廷找了什么法子,去养活被孙传庭抓到辽东的十几万蒙古韃,这么多的骤马调运去南洋,给陈奇瑜用了。
    大明用兵最多的地方,现在看来还是在南洋,朝廷希望先解决掉南洋陈奇瑜这的问题。
    陈奇瑜手底下有十几万人,不断的攻打南蛮,或许正因如此,朝廷才不给她更多人马吧?
    呜呼呼呼城头刮著银白色的成片风雪,这高原上这只要开始下雪,雪势就断然不小秦良玉带著亲卫到城头上巡视,几个明军正在敌台位置,他们搭了处能烤火的木桩子遮蔽棚子,几个人就缩在里头躲雪。
    雪域高原的风雪,持续刮上两月一点都不稀奇,属於常见的暴风雪。
    明军也在高原上驻扎半年多了,开始觉得雪景美不胜收,远眺高拔数百丈,乃至千丈的高山,都会露出震撼失神的表情,但隨著日子越来越长,明军再无初见此景的惊讶。
    秦良玉刚刚带人接近,这几个明军立刻从躲避的棚挡中站出来,向秦良玉躬身行礼:“提督大人!”
    “嗯,风雪大,稍歇无碍。”
    “谢大人!”
    秦良玉看了眼烤火煤炭,烧的正暖和,她点点头,露出和蔼亲切的表情道:“炭火和煤球可还充裕。”
    那名被问话的士卒立刻回復道:“回大人,弟兄们这尚且足够,都是刚刚领的。”
    秦良玉也瞧了一眼,这头用箩筐装著许多细小的煤炭块,高高的一箩筐足以烧用三五日,此外还有十几方煤饼。
    大明现在已经在广泛使用煤饼,有皇商中的几家煤炭商人都在做,產量很高,製作出来的煤饼,往往堆叠三四方,取火引燃放在炉子內,能够烧近两个时辰,能够保持温度的平稳。
    皇帝觉得这东西很不错,並且也要求那些皇商大力製作这东西,就是为了大明军队可以在这种寒冷条件下,获得一些可靠的热源。
    毕竟皇帝最重视士兵,像北方的辽东镇和宣大镇军队,都是常备木炭和煤球的。
    “提督大人,这鬼地方咱们真要一直待著吗?这鬼地方时下五六月份还飘著雪呢!
    可陕西已经是大旱了。”
    “矣!怎么好与提督说的?这可是朝廷的諭旨,咱们当兵吃粮的有什么好说的?”
    “可这鬼天气,实在是反常,冬天比北方还冷,夏天还是比北方冷—”
    “这叫高原,蠢笨!”一个士兵朝著秦良玉拘礼,脑袋朝后头这个还在嘟囊著嘴,吐槽这个吐槽那个的士兵低喝道。
    土兵脖颈一缩,不敢再抬头张口。
    面对此情,就是秦良玉,也唯有嘆上口气,道:“朝廷说了,会安排大兵更替,现在这些时日就咱们来驻防,放心吧,朝廷会有赏赐下拨的。”
    一听有赏赐,这些士卒无不面色一缓,都是苦命人出身,替朝廷用命效力,不就是为了手头多上几枚银幣吗?不就是为了家人,能够在灾年好好活著吗?
    有钱就行,有钱家人都能活下去,有钱就有粮,有粮就有后来。
    秦良玉想著一些朝中的事,目光朝城下望去,雪纷飞,难见地表,唯有大明的日月旗帜在飘荡。
    这城才多高?不过两丈而已,就已经瞧不见城下的地面了,旗杆隱藏在风雪中,根本瞧不清。
    秦良玉想了想,又对这些守堡兵道:“把城墙地上的兵都给吩咐了,守好城,若是闹了事,军法严惩!”
    几人连忙恭敬的凛报:“小的遵令!断不敢因小失大,有误军事!”
    “嗯!谨慎些便好。”
    等秦良玉领著人走了,这些小兵才吐出一口长气,无奈何,这秦良玉治军极为严苛,
    虽然说物质上不做短缺,但一旦土兵导致了大过,军法从事,严重者必杀无疑。
    大明朝,在这藏地,开始也匯聚援兵,吴三桂是领兵上昌都,兵行堪称神速,一路涌入藏川,其实並未受高原太大影响。
    这些明辽军瞅人的目光,暗暗泛著猩红之色,见到这支大军的云南百姓是战战,
    被这股子冲天杀气震镊的躲起来。
    以至於吴三桂大军只要一到达地方,川藏百姓是无不骇然,畏畏缩缩,不敢在大军到时上街去。
    毕竟是搅得南洋土蛮人人闻之色变的吴三桂,云贵川的百姓也是多有听闻,知道他杀人甚多。
    这叫吴三桂落到了和歷史上孔有德一样的情况,一路上好些地方吃不上粮食,只能靠著补给骤马,以及秦良玉的帮调,才能继续行军赶路。
    崇禎十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吴三桂大军抵达了三竹节,並见过提督秦良玉,秦良玉惊嘆於吴三桂的少年英俊,而吴三桂也是十分敬仰这位女侯爵,二人相见,秦良玉为了拉拢,以吴侯称呼,请他相助,得力共同对付盘踞青海的固始汗。
    对付蒙古人,那吴三桂其实是没什么压力,蒙古人算什么?
    他当年连皇太极的八旗老满洲都对上过,对付蒙古韃,岂不是隨便打杀?
    明辽军都是自视甚高,十分的高傲,对蒙古人都有了解,並没有什么惧怕,吴三桂磨下的官佐甚至有点跃跃欲试,想要建功。这一点令秦良玉有些惊讶,心中琢磨这些辽兵,
    到底战力如何,想想自己要不要先试试再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