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四年战爭结束
第121章 四年战爭结束明军杀入了巴布纳,消息传播到城镇內,给守城的莫臥儿人很大的压力,守城的將领很希望能够夺回失去的旧屯,但显然不那么容易。
他带著几千长矛兵和火绳枪兵前往,只带回来几十个人。
莫臥儿军队士气低迷,不堪一战,被贺虎臣截杀,自然的崩溃掉了。
將领无语,被这些信仰印度教的混蛋给逼疯了,一个个见到明军就开始腿软,让他们进攻,是纷纷跪地求饶,双手高举,令人不敢置信。
好在他自己是带著亲兵跑了回来,否则这巴布纳也就此丟失掉了。
那几千人是活著还是死了,他不清楚,明军到底会不会屠掉这些兵,谁都不敢保证。
明军在博格拉,在科奇等地,都是毫无疑问,没多少俘虏活著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乾脆屠掉,以震镊当地。
像那些个已经在莫臥儿有名气的京观,大多数都是莫臥儿这边投降的兵卒,大明军队对於俘虏兵的態度,也是动輒打杀,为了预防俘虏叛变,陈奇瑜和皇太极的手法其实也差不多,都是限制兵卒骑马,並且將这些藩兵拆开来使用,后头有明军逼迫,不允许藩兵使用弓箭,只能配备火绳枪。
一旦这些人叛变,后方的明军就能用弓箭压溃这些藩兵俘虏。
可以说,谁都不知道大明朝对俘虏的態度,毕竟这里是陈奇瑜在管理,陈奇瑜又时常更迭自己的地方法令,军中也有自己的態度,各有不同。
只能是让他们自求多福了。
贺虎臣的大军刚刚抵达了巴布纳外围一角,停歇不久便押著这些俘虏兵,前往进攻主城镇,城镇內的莫臥儿守军奋力拼杀,大战打了十日都难见胜负,直到牟文綬等兵马赶到,突入城镇中大开杀戒,定下了胜局。
巴布纳原本是有三万莫臥儿军队,等整个城镇被眾多明军攻陷,逃出来的兵马仓惶撤离,有的上了船只,而大部分找不到船的,则乾脆跳入恆河,想要游过去。
这部分人要是游泳游的慢,就会被赶到岸边的明军用火枪和弓箭射击,如此枪声响了半个时辰之久,杀死近六百多人,最后活著跑到恆河南岸的莫臥儿士兵仅仅只有百余人。
这些土兵一出现在南邦,立刻引起一片土邦的譁然,这三万巴布纳守军崩溃,绝大多数人被明军杀死,並且明军的兵锋已经直抵恆河!
恆河对岸?这对南部土邦们可太接近了,这部分土地上的这群阿明、西克达尔纷纷震动,这些贵族们是感觉到了巨大压力。
在河对岸,明军掐断了莫臥儿內部给予沙贾汗大军的运输补给线。
这个情况突如其来,沙贾汗或许已经闻悉事变,或许正在撤兵,但是南邦的这些贵族是心头震盪。
怎么办?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明军已经打到边上了!先前他们还可以坐视皇帝在前头守国门了,现在怎么办?
大明天兵可是劫財劫人,动輒屠戮一城一地的!若是真的渡过了恆河,他们的土邦兵马不可能挡得住。
得把皇帝沙贾汗带回来啊!皇帝手上的近十万军队绝不能有失,那可是真正的帝国精锐。
要是皇帝和这支军队完蛋了,他们这些贵族就得立刻收拾东西走人,否则没准他们不用等明军来杀,先前就会被那些信奉印度教的贱民,给包围消灭掉了。
他们这样想著,开始彻夜交谈,討论如何才能办法叫皇帝回到恆河南岸来,至於腹地,管他们呢!
沙贾汗如他们所想,的確是收到了巴布纳那败兵的消息,也收拢了一些残兵,短暂考虑后,仅仅大半日时间,就收拾了整个沙贾普尔內的所有钱財,开始带著全镇军民向南撤离。
一些船只在岸边刚刚抵达,不断將百姓和士兵们带上船,送往南岸,直到大部分军队和百姓被运走,一队明朝骑兵才姍姍来迟。
陈奇瑜並未第一时间收到斥候的回报,直到沙贾普尔被发现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一些带不走的牲畜被抓到一群宰杀、焚烧,而城镇的百姓都被沙贾汗一起带走了。
他有些不信,毕竟他这么走,许多火炮是带不上的,立刻是亲自带著数万精锐进军,
直到他亲自进入城镇,才明白了沙贾汗的果敢。
一路上到处都是焚毁的木屋和尸体,这些焦炭化的尸体是这些时间以来的莫臥儿军中伤残,烧成这样,明军也已经无法割下首级来筑造京观了。
而且许多的殿宇被拆毁,里面的金银珠宝被一同带走。
至於陈奇瑜想到的那些笨重的青铜炮,则是被乾脆的凿坏、炸裂,绝大多数都成了废炮。
这个决定绝对果断,没有迟疑的时间,一旦贺虎臣和牟文綬大军从那侧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沙贾汗没有选择,而是立刻走人,並未旁顾停留。
这一队骑兵是祖大弼亲自率领的辽东铁骑,他们眼见莫臥儿人要跑,纷纷取出弓箭去射,杀死了一些岸边的莫臥儿人,將这些手无寸铁的莫臥儿百姓抓住,逼著他们往回走。
而对於已经跑远的莫臥儿人残兵,射不到也没办法了。
现在陈奇瑜其实並不会对这些土蛮,再大开杀戒了,他早已给的各镇官兵军令,就是把这些俘虏百姓送去吉大港以及达卡城,皇帝的任务还没完成,达卡的人口还不到十万,
需要大量生民迁过去安居。
陈奇瑜一路南下,为了追击沙贾汗是恨不得插上对翅膀来追,只要追到,逼他和谈都不是事,甚至可以俘虏起来,直接控制更多土邦。
终究是迟了一步,令他有些失望,如此一来,战事可能还要接著打。
而刚刚到他彻底控制住整个北部西孟土地后,陈奇瑜居然就收到了来自莫臥儿皇帝,
沙贾汗的和谈要求。
这个出乎陈奇瑜预料,甚至是完全没有想到这样沙贾汗就放弃继续坚持了。
要知道还有恆河阻拦,明军南下是不好过的,但是沙贾汗依旧选择了拋开过去的坚持,选择和谈。
当然这样一来,陈奇瑜总算是鬆了口气,能和谈就行,至於结果,先前的和谈条件自然不合適。
双方在崇禎十年的十月四日,过了一个月时间才开启和谈,陈奇瑜要求是莫臥儿放弃,目前大明手上控制的西孟土地,並且要求是莫臥儿帝国每年都为大明朝贡,丝绸和他產量很多的黄麻製品,可以製作麻绳的材料。
这份条件不算苛刻,要的丝绸相对於帝国而言不算多,黄麻更是价值不高,沙贾汗那过了三日就同意了。
大明朝与莫臥儿的第一次战爭,从崇禎六年的四月十二日,莫臥儿帝国主动进攻,到崇禎十年的十月七日,经歷四年之久,终於达成了最终的和谈条件。
双方签订下《明莫和平条约》,陈奇瑜与沙贾汗二人在恆河签署约定,大明获得了北部一整块西孟土地以及科奇,而莫臥儿则获得和平!
和平的信鸽扑腾翅膀飞在低空,它羽翼低垂,扫视视野,象徵著大明与莫臥儿的战爭结束。
离开所有人类的视野,他贴著水面飞行著,飞了好久,砰的一声,撞在了一艘战舰的身上,摔落下水,发出一阵水面搅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