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御驾凯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六十三章 御驾凯旋

    第164章 御驾凯旋
    在两国藩兵看来,能种植水稻,吃的上精粮,为皇帝打仗完全是享福来的。
    他们自己国內百姓种的粮食,好的都是给日本藩主,要么给朝鲜贵族吃的。
    而来大明替皇帝打仗,出征关外边远的地区,吃到的不仅仅是百米那么点好处。
    明廷后方大量的驮马不仅仅会运来粮食和盐巴,还会送来大量的高纯度白酒大概崇禎八年的时候,皇帝为了给將士们御寒,有向民间购买大量酒水,运送到九边军镇供应夜不收们饮用。
    后来更是乾脆放开,允许军士来军需官那购买。
    其次是为了提炼抗菌消毒的酒精,皇商在替皇帝提纯蒸馏白酒,获取纯度相对更高的酒精,也是供应军中伤残者的。
    皇帝要求不需要那么高,有八成纯度就行,当然皇商们即便再怎么去理解皇帝的意思,哪怕是钱跃升也不可能明白皇帝的意思,替皇帝搞到特別的酒液。
    总之按照皇帝要求,不断蒸馏数次白酒就行了。
    而这些白酒更是对倭国人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甚至於感到疑惑,不明白明朝皇帝为什么对底层土兵那么在乎。
    他们的藩主可不会这样。
    从吃一方面,就米饭、麵条、肉、豆子、蔬果等,考虑到穿的马靴、衣、
    皮甲、鞋以及备用衣衫,方方面面都可能被皇帝提出来,然后跑一趟军营看看是否用上了。
    乃至於倭兵、朝鲜兵的军营里,皇帝都带著人一同前往问候了一次,给他们向明军自己的军需长官要了皮革,要求定製皮靴。
    可以说,令这些藩兵属实有些受宠若惊,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其实,他们完全明白的是,藩国拉来打仗的兵,在条约中的薪资,依旧是本国来发。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藩兵平时是像大明一样吃兵的,那他们的兵依旧是本国来发,明朝提供的是口粮和抚恤。
    皇帝朱由检之所以待他们那么好,那就是因为成本够低,並且也是因为对自已的明军待遇够好,以为藩兵们会感觉不公,影响战力,皇帝才给他们如此的关注和体贴。
    只要吃的好,穿的好就能给自己打下手,用起来也都没什么道德感的藩兵,
    皇帝著实是觉得良心很痛。
    以至於他给朝鲜国王李棕、倭国幕府的德川家光都写了封书信,是寻常书信,就不是那种正式的詔书,给的书信中,连语气都好了许多,甚至赏赐了几件自己寻常用的瓷器,想必朝鲜国王已经流泪,在感慨君父的恩典了。
    朱由检毕竟是后来人,对待自己人毫无疑问的是心善为主,利用为辅。
    南下一路,朱由检回到中原就开始一路体察民情,实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比方说拨钱修路,比方说拨钱造田,又比方说重修黄河堤坝等等。
    林丹汗归附,漠南归於大明,对大明好处很多,其中就有对黄河上游的控制,也就是入主河套。
    明朝控制河套,也就可以治理那里的上游河段,先前没能做的修河道,此刻也可以开修了。
    否则到了歷史上的崇禎十四年,黄河也该到泛滥期了。
    另外最大的事情,就是崇禎十二年明朝重启了一次长城的扩建。
    新长城將会从长城一线囊括住了现在的河套地区,修一道高四丈,长五千里长度的新长城。
    修筑者是少数的汉民,以及绝大多数从漠南蒙古僱佣招募的普通劳工。
    本书首发.com,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大明收復漠南,是皇帝这些年最值得夸耀的武功之一,这就不是说武宗让文官们承认不承认了。
    大明收下漠南是事实,並且服了林丹汗,成为了明朝的一个內藩,这种大事件是必然要加到史书上的。
    对於蒙古人,朱由检的办法就是牵走草原上所有的马和黄羊,只要將他们的属性,从游牧转化为了农耕,从驯牧变成种植种麦子、种土豆,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骑兵的缺少方面,朱由检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加骑兵数量,而不需要蒙古人继续以过去游牧的方式,来给大明继续提供骑兵的兵员。
    这是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对这方面的设计一直是皇帝最重要的未来一环,
    任何事情都要为此让步,那就得蒙古人如何融入明朝。
    皇帝御驾亲征,大胜而归,在草原上浪费了一年的时间,终於是回到了南京城。
    此刻的南京城,少说有六七十万人到了皇城外数里相迎,这么多人迎接皇帝御驾,毫无疑问有朝廷文官们宣传能力的手笔。
    百姓们夹道相迎的场面,不得不说,青史留名是少不了的。
    何况七月的南京风光无限美好,美色令人动容,阳光又是明媚,时隔一年之后,人到了家前,谁能不高兴呢?
    可惜的是—
    官兵们在前,皇帝御驾在后,不同以往的是皇帝这次並未乘坐马匹,而是坐著轿攀入城。
    这的確出乎文官们的意料,当然,说的是一些文官们的预料。
    都以为皇帝今日会骑乘骏马,来鼓舞人心,但可惜的是这个古往今来最大的暴君,今天出人意料的乘坐轿琴入城。
    “查不出来?你们锦衣卫干什么吃的?”
    皇帝的声音在轿中发出来,语气冰冷,令轿边上一路跟隨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璉是心头一紧,但还是一路跟著皇帝,骑著马又多跟上些。
    “稟皇爷,此事办岔了,臣罪该万死!”
    “那帮杀手几个人?能耐如何?
    1
    说实话,皇帝真的很怀疑,大军之中,周围都是緹骑拥护,谁敢造次?
    但锦衣卫的报告不会有误,的確有一支钱家派出的杀手,脱离了锦衣卫的掌控,躲到了这几十万欢迎皇帝御驾的百姓之中。
    並且应该是带了弓箭,乃至火枪!
    这里所说的钱家,並非是钱跃升,而是钱龙锡,
    钱龙锡自从挨了板子被皇帝发配边疆,没多久就病死了,其子钱尔復就算是成了锦衣卫的眼中钉,多多少少有消息传出,此人加入了漕帮。
    漕帮这两年虽然依旧还有活干,但毕竟海运昌盛,朝廷也在力推火车运输,
    从登莱修铁路到济南,由济南现在又开始一路修道北直隶,而南方的铁路是南京、苏州、杭州,现在直接又修到了温州府,很多漕帮的漕工都开始转行干海运和当工人。
    有些为了传统,为了生计饭碗的漕工便心生不满,对皇帝和朝廷有些愤怒,
    认为是皇帝的错,剥夺了他们的生计需要。
    其中就有一帮脑子不灵光,想要借著皇帝回归南京帝都的时候,藉机生事,
    或者说严重一点,那就是要叫朱由检血溅五步。
    而其中,钱尔復更是故意煽动,精心策划,製作购买兵器,就是此次活动的主谋!
    李若璉如实回答道:“稟皇爷,这些人的確武艺高强,是漕帮中的好手,这些人在漕运之中摸爬滚打多年,在江湖中都有些名气。”
    “只皇爷放心,臣已在队伍周围安排人手,他们如何动作,臣必会以死志来护皇爷万全。”
    皇帝的轿琴中发出“嗯”一声,隨后皇帝提点一句道:“让底下人机灵点,
    再叫曹变蛟来护佑朕便是。”
    李若璉神情恍惚,毕竟护佑皇帝那是他们锦衣卫的工作,可皇帝却让一个边镇大將来皇帝左右护佑。
    是嫌弃他们锦衣卫办事不够有效率了?
    皇帝的確是非常爱讲效率二字的人,但是李若璉也只能皱眉答应一声,隨后勒马跑到一侧,招手就唤来一个锦衣卫小旗官,將皇帝的口諭吩咐下去,小旗接令,匆匆带著口諭下去传达。
    皇城外,早已有数十万百姓连著数里的御道皇街,拥挤在廊坊观看皇帝御驾凯旋还都,这条廊坊还是文官们专门给皇帝搭的。
    这几十万人中,有一些外国使臣,荷兰、英格兰、朝鲜、暹罗的使臣,早在数月前就赶到了大明准备勤见,但得知大明皇帝北上征服女真后,就在礼部官员这里接待到现在了。
    这些使臣也在人群中参拜,远远的就看到数千大明军队,开始陆陆续续,以六人为一列的进入南京城。
    就在眾多百姓准备跪拜,使者们也在礼部官员的要求下,行跪拜礼时,一位大汉將军从明军队伍中脱身出来,手持金执黄绢锦绣,骑著高头大马,就在数十万人的目光中,边走边大声喊道:“传圣上口諭!京中迎圣上凯旋御驾的百姓、
    官吏,皆不必跪拜!”
    他不断的骑著马渡步前行,边走边喊著好几次,好让数十方人儘可能的都能听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