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神级科技:从送外卖开始 > 第62章 进军海外,B2B领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2章 进军海外,B2B领域

    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是扎根本土,扩张海外。
    特別是龙国的企业,几乎都有一种执念:进军海外!不单纯是为了赚取利润,还有一种精神的存在。
    上世纪的屈辱,坚船利炮打开我们国门,我们沦为原材料供给国,成品倾销地。
    进入21世纪,龙国崛起,但是还存在技术代差,龙国的企业只能通过为发达国家代工,输送廉价產品来存活。
    我们需要一个標杆,来告诉这些人:“大人!时代变了!”。所以龙国的企业如果能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利用技术(那些买办,靠边站!)赚外国人的刀乐,那么他就是龙国人心中的骄傲。
    长话短说,奇点科技在个人消费领域站稳时,自然而然把目光瞄准b2b领域,更是利用先进技术,击败国外竞爭对手,拿下腾云集团超算中心的散热系统解决方案订单。
    现在奇点科技正在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但在有些外国人心里,龙国企业部老老实实给我们提供品质优秀,价格低廉的日用品,反而搞什么系统工程,简直倒反天罡。
    何况还想进入他们的市场,抢夺他们的肥肉?
    海市,奇点科技有限公司总部。
    苏阳的办公室里,气氛与往常略有不同。
    往常,无论是哪个部门的负责人进来匯报工作,大多是带著喜悦和兴奋的。
    毕竟,奇点科技自成立以来,几乎是一路高歌猛进,各项业务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今天,海外市场总监王涛脸上的表情,却不那么轻鬆。
    “苏总。”王涛在苏阳办公桌对面坐下,以往爽朗的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苏阳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王涛,坐。看你脸色不太好,是海外市场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了?”
    王涛苦笑了一下:“苏总,消费级產品那边一切都好,m系列和p系列依旧是爆款,市场份额还在稳步提升。我今天要重点匯报的,是『极寒』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在欧美市场的推广情况。”
    听到“极寒”两个字,苏阳的表情也严肃了几分。
    数据中心散热业务,是奇点科技继消费级散热和pc散热之后,著力打造的第三条增长曲线,也是苏阳寄予厚望,能够真正展现奇点科技技术硬实力的核心业务。
    在国內,凭藉著与腾云集团的標杆项目,“极寒”方案一战成名,后续又拿下了几个大型数据中心的订单,势头一片大好。
    苏阳自然希望这套领先的技术能够儘快走向全球,特別是欧美这些数据中心產业高度发达的市场。
    王涛深吸一口气,开始匯报:“苏总,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布局欧美数据中心市场,接触了不少潜在客户,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甚至还有几个云计算服务商的区域数据中心。我们的『极寒』方案,在技术演示和初步评估中,都获得了他们技术团队的高度评价,节能效果和散热效率確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苏阳微微頷首:“这是预料之中的,我们的技术確实领先。”
    “但是,”王涛话锋一转,眉头也皱了起来,“从技术评估到真正的项目落地,中间的阻力,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而且是层层叠叠的。”
    “具体说说。”苏阳平静地说道,內心却已经有了预感。
    王涛打开隨身带来的平板电脑,调出几份文件:“首先是行业认证。欧美的行业认证体系非常复杂,而且费用高昂,流程冗长。比如ul认证、ce认证,这些是基础的。针对数据中心设备,还有一些特殊的tuv认证要求,有些条款甚至像是专门为我们这种新进入者设置的门槛,非常苛刻,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满足。”
    “我们法务部和標准部的同事已经在全力配合了,但这確实拖慢了我们的进度。”
    苏阳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认证问题,虽然麻烦,但只要技术过硬,些时间和钱,总能解决。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吗?”
    “有。”王涛的语气沉重了几分,“第二个是隱性的標准壁垒。苏总您知道,欧美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是標准的主导者。他们现有的数据中心设备標准体系,很多都是基於传统风冷或者他们本土主流液冷厂商的技术路径制定的。我们的『极寒』方案,虽然在理念和效果上更先进,但很多地方与他们现行的標准细节不够兼容,或者说,他们的標准体系对我们这种新兴技术不够『友好』。”
    “我们尝试参与一些標准討论组,但话语权很弱。那些本土巨头们,会很自然地维护他们主导的標准体系。”
    苏阳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市场问题了,而是涉及到行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王涛继续说道:“第三个,也是最直接的,就是本土企业的保护主义。这一点在政府项目和一些大型企业採购中尤其明显。即使我们的方案在技术指標和报价上都有优势,但在最终的招投標环节,他们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比如『供应链安全』、『本地服务保障』、『长期合作关係』等等,倾向於选择本国或本区域的供应商。”
    “我这里有几个具体的案例,”王涛滑动著平板,“比如德国一家大学的超算中心升级项目,我们的方案综合评分第一,但最后他们选择了一家本土企业,儘管对方的方案能效比我们低了近15%。还有法国一个能源公司的边缘计算节点散热项目,也是类似的情况。”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还只是能摆在檯面上的理由。私下里,我们团队成员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对於我们这种来自龙国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在数据中心这种敏感领域,他们內部还存在潜在的、不明说的安全审查。这种审查没有明確的流程和標准,但却能实实在在地影响到项目的最终决策。”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苏阳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前期跟进的七八个潜在试点项目或者意向投標,目前已经有五个明確受挫了。剩下的几个,也进展缓慢,前景不明。”王涛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团队的士气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大家都很努力,技术也確实牛,但就是感觉有力使不出,像是撞在一堵看不见的玻璃墙上。”
    苏阳静静地听著,面色沉静,但內心却在飞速地思考。
    他一直信奉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坚信奇点科技的技术实力足以在全球市场竞爭。消费级產品在海外的成功,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数据中心业务在欧美的遭遇,如同当头一棒,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在高科技的b2b领域,尤其是在涉及到基础设施和战略性行业的市场,纯粹的技术领先,並不足以敲开所有大门。
    国际化拓展,远比他最初设想的要复杂得多。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產品好坏问题,而是牵扯到行业標准、地方保护、地缘政治、乃至国家间的科技博弈。
    “王涛,”苏阳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沉稳,“你和海外团队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遇到这些困难,不是你们的问题,也不是我们技术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特別是高科技b2b领域的游戏规则,理解得还不够深刻。”
    王涛抬起头,看著苏阳:“苏总,那我们接下来……”
    苏阳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著远方海市鳞次櫛比的摩天大楼。
    “单纯的技术输出,看来行不通。我们需要更复杂的战略,需要更有耐心,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適应,甚至去尝试改变一些规则。”
    他的目光坚定:“这次遇到的壁垒,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让我们知道,奇点科技的国际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你让团队先稳住阵脚,不要灰心。认证的事情继续推进,这是基础。至於市场策略,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苏阳转过身,对王涛说道。
    “我明白了,苏总。”王涛点了点头,苏阳的话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
    苏阳继续说道:“你把所有受挫项目的详细报告,以及你们团队对这些壁垒的具体分析和可能的应对思路,都整理一份给我。我需要时间仔细研究。”
    “好的,苏总,我儘快。”
    王涛离开后,苏阳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站了很久。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欧美那些老牌科技巨头的身影。他们不仅拥有技术,更拥有標准、专利联盟、强大的政商关係以及深厚的市场根基。
    奇点科技想要在他们的主场虎口夺食,其难度可想而知。
    “光有锋利的矛是不够的,还要有自己制定战场规则的能力。”苏阳喃喃自语。
    他意识到,奇点科技的全球化征程,才刚刚开始遇到真正的考验,而奇点科技未来还有更多的技术诞生。
    而如何突破这些壁垒,將是公司下一阶段发展中,必须攻克的战略性难题。
    这不仅仅关乎数据中心业务的成败,更关乎奇点科技未来能否真正成长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巨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