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作品和作死
第107章 作品和作死“这日本娘们怕是没安好心啊。”
看著贝聿成面前一堆堆的化妆品,李庚语气酸溜溜的。
恰好此时李子成又从包裹里抖落出东西来。
“爸,美雪也给您邮了礼物。”
东西展开,是一件风衣,高仓健同款。
《追捕》爆火的时代,高仓健穿的风衣是当下最好的流行物。所有男人都以拥有一件这样的风衣为梦想,只要穿出去就是最拉风的靚仔。
“哟,这日本姑娘有心啦。”
你刚刚明明叫人家日本娘们的李庚抢过风衣,套在身上,来回扭噠起来。
“嘿,他妈,你看看,我帅不帅?”
贝聿成抿嘴轻笑。
“帅!你最帅了!”
“那是,要不然当初我能打败那么多竞爭对手,娶到你吗?”
贝聿成的脸一下子红透了。
“孩子面前,胡说什么?”
李庚也怕李子成追问他们当年的往事,连忙住了嘴。
其实李子成並没有心思去问,给老爸、老妈留点甜蜜的回忆挺好。
等到东西都规整出来,李子成这才拿起信件,回到了自己的臥室。拆开后才发现,原来里面的信件分成了两份。一份是中岛美雪的,一份是川上並彦的。
他心里一动,先看川上並彦的信。看著看著,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
川上並彦的信中,有一段文字,只有他们三人才能看懂。
【樱依旧绽放,世界终將美好。】
那些原本会绝望而逝去的人们,到底在他的影响下坚持住了。
並且他们换了战斗的方式,纷纷投身到各个领域,表面上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別。
但这些不曾忘记了战斗的人们,一定会將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战场,將来会有什么成就,实在是令人期待呢。
川上並彦在信中又告知了一个关於他的好消息。
鑑於中岛美雪的新单曲成绩斐然,他已经被山叶公司任命为音乐部部长,主管山叶公司的音乐製作、发行事务。
李子成心里一动,连忙又拿出中岛美雪的信,果然看到了《旅人之歌》和《习惯孤独》的情况介绍。
中岛美雪的字跡轻舞飞扬,明显能够感受到她欢快的心情。
据她说,这两首歌一经发布,就迅速风靡日本,成为了当下最火的歌曲。其中《旅人之歌》以昂扬的战斗精神为人们所喜欢,竟然卖出了五十七万张的夸张数据。
要知道,这首歌推出还不到一个月呢。
按照日本流行音乐市场的习惯,全年预计的话,销量破两百万近在尺尺。
如今在日本,已经有人以“国民歌姬”称呼中岛美雪了,毕竟她在创造奇蹟嘛。
如果轨跡不曾改变,日本歷史上第一张销量破百万的专辑,应该是1987年发行的松任谷由实的《delightslightlightkiss》。
但是在李子成的帮助下,这个记录要落在中岛美雪的身上了。
【如今的我,依旧习惯於在晚饭后,骑著自行车畅游於东京的街巷。这里很安静,没有上海的喧闹,能让我更好地体会孤独,也更好地—想你!】
看到女人如此大胆的话语,李子成也是心里一热,
他的记忆里,前世的中岛美雪终身未嫁,即使七十多岁了依旧在舞台上风光无限。
他不相信这样的女人没有过爱情,也不相信没有人喜欢她。为何她子然一身,难道是没有灵魂共洽的伴侣吗?
李子成陷入沉思,也开始审视自己的心。
不过知道了中岛美雪回去之后一切顺利,他也就放心了。回信的事,倒是不急於一时他也得筹谋自己的事,总不能落后太多。
关於中戏的考试资料,他又整理了一份,送给了李彤。
“这些东西都好好看看,千万別到考试的时候摸不著头脑。”
李彤拿著资料,翻来覆去看了看,满脸狐疑。
“这些东西真的假的?你不会故意害我吧?”
“我——”
李子成想动手了。
“我为什么要害你?”
李彤自有一番逻辑。
“还不是怕我考上了中戏,而你考不上,到时候在我面前抬不起头来唄。”
“呵呵,睡吧,梦里啥都有。”
一直到他走远了,李彤的喊声才远远传来。
“李子成,去京城的时候,一起走啊!”
李子成也没回头,只是隨意摆摆手,那叫一个瀟洒。
有他的参与,电影剪辑速度很快,就是他要的风格,让李庚和贝聿成有点担忧。
“你这么剪,剧情是不是太紧凑了一些?许多地方不仔细看,很容易就错过了。”
李子成放下手中的胶捲,决定趁机给父母灌输点新东西。
“电影就是靠故事取胜的,而故事如何能精彩呢?跌岩起伏的剧情,峰迴路转的展开,还有就是节奏的连贯性和衔接性。您二位没少看好莱坞的內参片,应该发现了好莱坞已经有这种趋势。不出意外,將来也会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一部电影,满打满算,充其量也就一个多小时而已。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故事架构,节奏就至关重要。最起码不能让观眾看的昏昏欲睡,那就是最大的失败。”
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影,李子成可没少看,包括谢縉导演的《牧马人》。
怎么说呢·——·
电影是好电影,立意也很不错,色彩和画面也颇有可取之处。就是节奏太慢了,比起精彩的故事,更像是徐徐展开的生活画卷。
这种毛病一直贯穿这些导演的始终,即便二、三十年后也不曾改变。
就比如谢縉执导的《鸦片战爭》,明明是大製作,但就是看的人沉闷无比,完全抓不住重点。
那场失败,也给了谢縉巨大的打击。
在那之后,谢縉不甘心失败,又拍了一部《女足九號》,力图突破自己的藩篱。只可惜,他的年纪和精力已经支撑不了他的雄心,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一代名导,至此落幕。
如果说谢縉有节奏上的不足,起码还能讲好故事。他后面的张一谋、陈凯戈等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就更过份了,连故事都讲不好。
这是李庚和贝聿成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虽然在此之前他们饱受行业风气的薰陶,肯定有见识不足的问题。但李子成觉著,在自己的干预和影响下,他们应该可以转变。
毕竟他俩还是导演界的新人,渴望成功和被认可的心思下,是愿意去主动改变的。
就是怕说不清,否则的话李子成都想將大卫·霍华德的《基本剧作法》弄出来一份,
让他们感受一下好莱坞的商业片是怎么拍的。
李庚和贝聿成顺著他的讲解,就著胶片感受了一下剧情,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李子成的剪辑之下剧情確实看点十足。
他们还不知道,这种事情在后来有个叫法:全程没有尿点。
相比起剪辑室,李子成去的更多的地方,其实是混音室。尤其是在现场录製的多条枪炮声的音轨,只有他知道怎么弄。
一开始,混音师还觉著他是在胡闹,颇有些不愿意合作。在李子成塞了一包上海牌香菸后,这才捏著鼻子听从指挥。
不过等混音完成后,这货就只剩下了目瞪口呆。
狭小的混音室里,枪炮隆隆,震耳欲聋。每响一下,他都要哆嗦一阵。
“我滴老天爷啊,我还以为真在打仗呢。”
李子成嘿嘿一笑,倒也没有多么的得意。
“张叔,这段音轨帮我多录製一份。”
长影厂是大厂,財大气粗,加上又是国营厂,所以这里的人都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对东西不太珍惜。
李子成敢保证,他弄的这段混音音轨,如果他不要求多录製一份的话,过后指不定扔到哪个角落去,根本找不到的。
但这种枪炮声特效,其实可以反覆在许多影视剧当中使用的。
既然不能指望厂里,他就打算自己保存一份。
时间接近五月,剪辑的工作也开始进入尾声。幸亏现在是胶片时代,剪辑都是线性的,所以难度不大。
如果换成数字时代的非线性剪辑,技术上更先进了,效果也更加出眾,但也更加耗费时间。
看看差不多了,贝聿成便给朱石茂、龚雪等人去信,让他们来长春为电影配音。
而赶在演员们到来之前,李子成要做的,就是將字幕弄出来。
“吴大爷,给片中的每句台词都配上字幕,应该不难吧?”
吴自然抬头,將他从头到脚看了足足五遍。
“喏,你来写。”
这年头的字幕,都是完全手工写的。要是给片中每句台词都配上字幕,那工程量堪比写一本鸿篇巨製了。
吴自然没抽他,都算是爱护晚辈。
这老头,一点都没有为革命积极奉献的精神。等哪天去你家里,非得摸几幅字才能补偿。
吴自然除了是长影的字幕师之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字,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快点,都要做哪些字幕?”
吴自然可不知道他惦记上了自己的字,开始催促起来。
李子成不敢怠慢,將所有的演职员写出来,交给吴自然的时候,又有了一个想法。
“吴大爷,你说,等所有演职员的字幕过去后,就在正片开头,放上『李子成作品”五个字如何?”
“呵啊——”
吴自然冷笑不止。
“不如我给你写上『李子成作死”五个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