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准备高考
第108章 准备高考“嫂子,这里!”
五月,是重逢的季节。
火车站出口,李子成的喊声让龚雪不再迷茫,满心欢喜地跑了过来。
“来来来,行李给我。”
李子成抢过大包小包,护著龚雪往外走。
“来,同志,让让,让让啊,別挡嗨。”
朱石茂—
我也是剧组的啊!
我也需要人接啊!
不过等到了外边他才舒心,因为李幼彬、侯天莱、许玟广都在,而且守著四辆自行车“先帮你俩把行李放了,然后咱们大吃一顿。”
几个月的相处,眾人都是年轻一辈,很快就混成了朋友。
“你是该请客,来来回回折腾我们多少次了?”
朱石茂可不感动,发出了对有钱人的声討。
大家都知道李子成有钱,所以吃他的大户那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只要电影拍好了,让我顿顿请你们都行。”
电影的进展顺利,李子成心情很好。
如今的后期製作,需要他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等朱石茂、龚雪等人完成配音,就会进行二遍剪辑。
第二次剪辑並没有什么剧情、顺序上的重组,只是把他们的声音加进去,因此他盯不盯著都问题不大。
之后的胶片配光、音画合成、校正拷贝等步骤,就是纯粹的技术工种了,有李庚和贝聿成完全足够。
只有到標准拷贝这一步,李子成才会做最后的检查。
这样的標准拷贝是原底片,是电影艺术创作和摄製投资的结晶,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因此並不用来直接大量印製。
需要製作翻底片,然后才出產大批量的电影拷贝,
大量拷贝之后,再经过整理鑑定,也就到了最后的包装发行阶段。
算算时间,七月份能够全部完工。
吃饭的地方,还是在长春饭店。
这年头没有那么多选择,即便是长春饭店的二楼也没有多少客人。而且大家的肚子里油水空空,有肉吃就很香了,根本没资本挑选菜系和菜品。
“雪姐,你们单位可有什么安排?”
龚雪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抿嘴一笑,抑制不住的高兴。
“没有什么安排,我回去之后把情况做了匯报。团里说暂时各项活动都已经展开,我也不好半途加入进去,所以就閒了下来。”
李子成点点头,心里明悟。
一个多月都没有给龚雪安排工作,看来上头是放弃她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加一把火了。
等回到长影,他就钻进苏耘的办公室,给远在上海的谢縉打了电话。
“老谢,你的电影筹备的如何了?”
听到他的声音,谢縉就来气,
“你还说!你小子一溜烟跑了,我连找个人商议的都没有。有你这么做编剧的吗?你这叫不负责任。”
“哎呀,老谢,你是老牌导演了。你导过的片子比我看过的都多,这么点小事能难倒你吗?”
李子成一个劲地给他戴高帽,反正去上海是不可能去的,他可不想被抓壮丁。
也不给谢縉再次劝说的机会,他直接抢在了前面。
“老谢,这次给你打电话,可是有好事。龚雪同志你知道的,如果我说现在有机会將她调到上影去,你有没有想法?”
电话那头的谢縉登时一个激灵。
“你小子不是在开玩笑?”
“嘿,好你个老谢,不识好人心呢。我告诉你呀,你们上影要是没动静,我们长影可就出手了。”
虽然李庚和贝聿成也很看重龚雪,长影这边也觉得龚雪是个人才,但李子成还是觉著,龚雪去上影比较好。
毕竟离家更近,而且能跟贝念书好好过日子。
至於回到上海,会不会遭遇前世的那些流言语?
显然是不可能了。
龚雪都已经订婚了,名有主,风波再怎么传也传不到她的身上。
再说了,背后还有贝崇威和贝聿丙呢,有的是给龚雪遮风挡雨的人。
“別別別,我们先试试。如果我们不成,你们长影再出手。”
上影眼馋龚雪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1973年,龚雪就和上影结缘,结果遗憾地错过。
1975年,导演宋崇再次邀请龚雪出演电影,结果被话剧团给拒绝了。但宋崇对龚雪印象深刻,终於在1980年邀请龚雪出演了《好事多磨》。
从那以后,龚雪就开始频繁出演上影厂的电影,直到转业,正式成为了上影厂的一员现在李子成將时间提前了,上影厂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把龚雪的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李子成也得安排自己的人生了。
他叫上了李彤,两人一同骑车前往教育局,以社会人员身份完成了高考报名。
“今年的高考有政治、语文、英语、数学、歷史和地理六个科目,你们最好事先预习一下,否则的话难度很大。”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尤其得知李子成是《伐木人》的作者后,好心地给他们做了指点。
“怎么办?怎么办?要考这么多科,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走出教育局,李彤就开始原地转磨磨,显然是慌了。
“哎呀,你是驴吗?转个什么劲?”
听到李子成的吐槽,李彤颇为不爽。
“难道你不著急吗?这次可是要考六科呢。”
“考就考唄,难道你著急了,就能减少数量啊?”
李子成还真的不著急。
只是考个中戏,又不是考清北,文化课成绩嘛过得去就行。
所以说啊,为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搞不好?
就因为这帮搞电影的没文化啊。
一帮子文化水平一般般的人拍文化產品,这要是能拍好了,才是没有天理呢。
你像郭帆和饺子,不是电影科班出身,结果呢碾压了一群所谓专业的。
回到马上就要到来的高考这件事上,李子成是信心十足的。
六个学科,政治、语文、英语、歷史和地理他是手拿把掐,绝对不会翻车。
至於数学这个最简单了。
因为不会啊!
什么?
不会可以学?
別逗了。
数学这么学科最公平了,不会就是不会,完全骗不了人。
以李子成的预期,只要数学能有个四、五十分,他就满足了。
1979年的高考,六门科目中,除了英语是十分制之外,其他五科都是百分制。而英语则是作为重点院校录取的参考,换言之,考中戏几乎用不著英语成绩。
可偏偏他的英语,是完全碾压这个时代的。
“咱们现在咋办?”
李彤有些麻爪,只觉得前景黑暗。
高考要考六门科目,已经让她晕了。可不要忘了,考中戏的话,还有专业考试呢。
这得准备多少东西啊?
李子成虽然很有信心,但也不想打没准备的仗。
“走,咱们回学校去问问。”
虽然他俩现在是社会閒散人员,但其实从年龄算,还没有从高中毕业呢。高考的事情,还是学校里知道的最多。
实验中学坐落於南湖的东面,也是大多数长影子弟就读的学校。
重新回到这里,站在大门口,看著操场上无忧无虑奔跑的学生们,李子成都有点羡慕他们了。
毕竟这些学生们不需要操心太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而他和李彤,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
“走吧,找老霍去。”
老霍就是当初李子成的班主任,是个挺慈祥的老头,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因为他很少发脾气。
校园本是寧静祥和的,李子成和李彤也很享受这里的气氛,直到“
对面走来两个学生,一打眼,看清了李子成的样子。
“快跑啊!李子成来啦!”
剎那间整个学校地动山摇,无数的人鬼哭狼豪,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我——”
“咯咯咯—”
李彤在一旁抱著肚子,笑的都快要抽气了。
“你说你,都离开学校一年多了,名声还是顶风臭三里。”
“你懂什么?我那是教育他们成长。俗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餵啾啾,他们就是不明白我的苦心。”
因为无人挡路,所以两人顺利找到了语文组办公室。探头瞧了瞧,里面人数不多,但老霍在。
小老头的位置靠窗边,在没有暖气、天气又不是很暖和的时候,这种位置可以享受阳光。肯定是其他人照顾他岁数大,把好位置让给他了。
李子成出现在门口,登时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看见是他,所有人都笑了。
“哟,这不是大作家嘛,这是衣锦还乡啦?”
“成子,出息啦,都能写文章啦?”
“李老师好,陈老师好,王老师好———”
李子成一路进来,一路问候,倍感亲切。
这里的每一个人他都很熟,只因为这间办公室他来了太多次。
別问为啥来滴,总之就是缘份。
老霍或许是被阳光晃了,足足適应了半天才看清他的样子,虽然一句话没有说,但鬆弛的麵皮带著满足的笑意。
“老霍,不要在阳光底下看书,伤眼晴。”
李子成自己拿了一把椅子。
回到这里,就跟回到了家一样,是那么的轻鬆自在。都不用老霍招呼,自己就坐·
在了地上。
再一看,椅子让李彤给抽走了。
“你个败家玩意儿,我好不容易酝酿的气氛。”
满屋子笑声中,夹杂著李子成的气急败坏,一如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