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顺水推舟
第885章 顺水推舟陈凡只听不说,一大锅鸡子吃完,又就着鲜美的鸡汤,往里下了好大一筲箕青菜,然后干掉两大碗米饭。
直到吃饱喝足,点燃一支烟抽着,他才弄明白是个什么情况。
说起来,杨康年调岗这件事,还与他有点关系。
这不是改开了么,会议结束都一年多了,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京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也有了一批个体户涌现出来。
在“穷山恶水”的浙南地区,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小工辞去工作,走上了“创业”的不归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冠上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称号。
还有在南方广东地区,番禺的易发商业街几乎已经由暗转明,光明正大地做起了“水货”生意。
新塘、中山、东莞等地方,一家又一家的家庭作坊涌现出来,其中大部分都是服装厂,他们的产品经过几个广州市区的“地下”批发市场,被北方的“初代倒爷”们坐火车扛回北方、销往全国。
光看这些,似乎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过来人都知道,这些都只是成功之后的“美好回忆”。
事实上,相对于整体来说,还远远不够看。
尤其是在内陆地区,改开没问题,但怎么改,却是个大问题!
上面没有下定论,下面自然就有些无所适从。
有胆子大的,认为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可以试一试。
而保守一点的,则抱着“理论指导书”,拿着放大镜挑刺。
这种情况下,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南湖公社作为会议“首义”的地方,建起来全国第一个“公社工业园”,并通过卢家湾耀眼的成绩、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卢家湾的改革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云湖机械厂的“两年三变”,也引起不少领导的注意。
谁规定改开一定是农转工,抛弃原来的一套、使用新一套的?
像云湖机械厂这样,通过开发新产品、使得工厂产生裂变,从原来的一家工厂,转化为三家实力都不弱的新企业,并且每家企业的实力都不低,还能出口创汇。
这样的变化,是不是也可以是改开的一种方式?
于是,在一番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较量、妥协之后,有领导将筹码压在杨康年身上。
希望他这个“革新能手”,能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他们想要看到的新成绩。
杨康年扒完最后一粒米,将碗筷一推,拿出手绢擦了擦嘴,接过陈凡递来的烟,先喝了口茶,才慢条斯理地点燃烟,吐出一口烟雾,说道,“领导跟我说的很直白,走这条路是有风险的。
如果犯了错,我可能会被放弃,到时候连云汽厂都回不去,顶多在省里某个单位谋个闲职,等着退休。”
他抽了两口烟,转头看向陈凡,笑道,“就算做出了一点成绩,在短时间以内,也上不去、走不了。必须让成绩出得来、看得见,还要‘传得下’,到了那个时候,我才算是功德圆满。”
说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呵呵笑出声来,“我这肩膀上,扛的责任可不小,甚至比当年受命建设云湖机械厂的时候还要大。”
陈凡眉头轻挑,问道,“短时间是多长时间?”
杨康年摇了摇头,笑道,“在地方做工作,跟工厂有很大的区别,不像在工厂里面,有了技术、有了上级给的政策支持,很快就能投产。
地方工作涉及到的层面更广、千头万绪一手牵。更不用说领导三番五次的告诫我,一定不要着急,必须要稳得住、慢慢来。
我估计,十年八年应该是要的。”
陈凡拿着茶缸子转圈圈,过了好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差不多。”
随即看向杨康年,“您有什么想法没有?”
杨康年点点头,正色说道,“想法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接这个任务。”
说着又笑开了,“不过我这心里没底,所以才把你约出来,跟你聊聊,看看你这里有什么好主意。”
陈凡呵呵笑了笑,说道,“谦虚的客套话我就不说了,反正你们看我,就跟‘参谋’差不多,遇到什么大事、都要问几句。”
杨康年当即笑道,“这话也没错。你本来就是‘顾问’嘛,有事相询,不找你找谁?”
陈凡摆摆手,正色说道,“我懂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您也清楚,我就是个‘赵括’,除了有一点点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就是在文化方面还有点发言权,至于别的东西,您就当我是纸上谈兵,做个参考就好。”
杨康年立刻点头,“这个我肯定清楚。事关云湖地区几百万人口,我哪能因为你几句话,就轻举妄动?”
陈凡点点头,转过脸看着他,“您刚才说有想法,想法是什么?”
杨康年干咳一声,连比带划地跟他讲自己的思路,“我是这么想的,领导把我调过去做行署专员,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改革,但是改革不能乱改。
我的想法,还是从工厂着手、从技术革新着手,……”
听到这里,陈凡眉头微皱,但并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耐心倾听。
他这一说,就是小半个钟头,虽然只是讲了个大概,但陈凡已经明白了他的思路。
总的来说,就是搞一个“技术创新大比”,通过推动云湖地区各个工厂进行技术革新,有产出成果的,就可以获得政策和资金倾斜。
再利用这家工厂,兼并某个范围内同一行业的企业,从而将整个地区的企业单位资源都整合起来,由小变大、聚星成火。
之前就解释过,这年头的企业虽然都是公有,但也分上头是哪个“妈”,系统不同、隶属的单位不同,企业的规模大小、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也大有不同。
现在杨康年的想法,是将云湖机械厂作为标杆,通过技术革新、企业兼并,达到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和企业效益的目的。
企业单位的效益提升之后,自然会进行扩产、扩招,并增加职工福利,职工有了钱,就会扩大消费,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繁荣云湖地区的经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杨康年是严格遵守了上级要求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要求,并通过“改革”来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目的。
有切入点、有思路、有可行性的过程。……虽然还是逃不过“行政干预”的手段框架,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等他说完之后,陈凡喝了口茶,又抽出一支烟点燃,看着他问道,“杨叔,您是行署专员,还是主管工业经济的副专员?”
杨康年眨眨眼,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认为,我的发展思路过于重视工业,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情况?”
陈凡耸耸肩,没有说话。
但意思很明显,恭喜答对。
可惜没奖励。
杨康年眉头紧皱,说道,“我是这样想的,以工业为切入点,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我的话语权应该也会更高,到时候就可以通过工业拉动农业发展。”
说着用手指敲了两下桌子,笑道,“就像机械厂、纺厂帮扶卢家湾一样。要是没有这几个大厂采购卢家湾的农产品,他们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吧?!”
陈凡笑着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随即转头看着他,“可是,这个跟农业改革有什么关系吗?”
顿了一下,又说道,“就算您的计划能顺利实施,您就确定这些工厂能够起到帮扶整个云湖地区生产队的作用?
您别忘了,云湖地区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农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占比、要超过全国大部分地区,除非现在的工业规模能增长十倍以上,否则对农村的帮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这个您考虑过没有?”
杨康年顿时愣住,过了好几秒,才喃喃说道,“我还没做过这方面的调查。”
他皱着眉头,正要说话,这时陈凡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轻声说道,“杨叔,还有件事您可别忘了。
领导希望您能在云湖打出一番局面,可是,在云湖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除此之外,您只是行署专员,上面还有第一书记。
您一上台就这么大刀阔斧地去做,这些人是什么样的态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您都考虑过没有?”
杨康年眉头越皱越紧,随后摸出一支烟点燃,眯着眼睛陷入沉思。
陈凡也没打扰他,在一旁默默抽着烟、喝着茶。
反正今天没课了,现在电影没开拍,也没有别的工作等着他,慢慢陪着呗。
有些东西他可以直接说,但效果肯定没有让杨康年自己想通的好。
其实杨康年调任地方,对陈凡也有好处。
好处就是,他又可以“下棋落子”了。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人”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制度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做靠山,在92年之前,陈凡根本不敢在内陆地区有任何大动作。
要不然的话,他现在手里握着几百万现金,随随便便就能办起几家大厂,却始终没有行动,只是通过周亚丽、以美国公司的名义,在蛇口投资了一个工业区。
其实他对这种实业投资,一直都是奉行可投可不投的态度。
在他的脑子里,排第一的绝对是生活质量,赚钱排第二。
至于其他的实业、科技研发等等,只有在保证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他才会落下几颗闲子。
让他正儿八经的去做事业?
抱歉,没那么多闲工夫。
而且,后来的许多事实都证明,有些东西提前出现并不是一件好事,你弱的时候,西方列强俯视你的同时,也会“轻视”,但当你某一个方面突然变强,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陈凡从来没想过去改变什么,顺其自然,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也不会坐失良机。
在事业上,他主打的就是一个“顺水推舟”,抱着时代的大腿捡钱。
辛苦钱?
狗都不赚!
咳咳,当年一天写三万字赚稿费的时候除外,那时候不是穷么,穷的时候哪能挑剔,有得赚就不错了,谁还会嫌弃?!
陈凡抽着烟神游物外,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旁边杨康年忽然抬起头,正色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的思路没有问题,但是站在行署专员的角度,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
除了工业发展,农村问题也不能忽视。除了工业帮扶,广大农村地区也要自立自强。
还有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太多,具体的情况,等我回云湖以后,先做个全面的调查,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呼出一口长气,杨康年喝了口水,眼睛看向陈凡,笑道,“你一下子就看穿我这计划有失偏颇,看来你这个顾问果真不凡啊。”
说着放下茶杯,抽出一支烟递过去,咧嘴笑道,“陈顾问,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嘛。”
陈凡看了他一眼,笑呵呵地接过烟,点燃后抽了一口,才竖起两个手指头,“想法没有。不过我有两个建议,您不妨听听。”
杨康年当即打了个手势,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陈凡稍微侧过身子,正对着他,笑着说道,“杨叔,你去菜市场买过菜没有?”
杨康年顿时愣住,“买菜?什么意思?”
陈凡笑道,“就算您没去菜市场买菜,那您每天吃饭,桌上的菜式如何,您总该清楚吧?”
不等杨康年说话,他便轻轻敲了敲桌子,正色说道,“我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抓好老百姓的‘菜篮子’!”
“菜篮子?”
杨康年瞬间瞪大眼睛,视线都直了,“你的意思是,以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为切入点,整顿菜市场、集贸市场、生产队的生产方式,……这个东西虽然小,牵扯到的单位却很多。”
他说着说着,眼睛都亮了起来,“不过,以老百姓的菜篮子为切入点,丰富人民群众的副食供应,做这件事,任谁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现在的副食基础比较差,只要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就很容易被人看见。牵扯到的利益也不像工厂改革那么惹人注意,……”
他忽然一巴掌拍在陈凡肩膀上,哈哈笑道,“你这个主意,真是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