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兜底背后的护城河逻辑
第1056章 兜底背后的护城河逻辑ps:昨晚去吊水了,中午才回家,抱歉了。
“我当然知道兜底跟先行赔付的区别。”
智能驾驶推进最重要的其实并非技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都有l3级别量产的情况下,我们的技术突破其实是早晚的事儿,甚至不排除部分企业有这个技术储备。
拿百度来说,他们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了,敢于在江城等路况复杂的城市推广,说明本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
尉来要拿出l3方案,其实也是有这种能力的,但是在没有正式立法之前,肯定是不能拿出来的,原因还是没有立法之前,责任区分不明。
做慈善是一回事儿,但没有利益的事儿,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做的,这是最基本的经营道理,任谁都懂。
“如果是兜底,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啊。”
李响转动着眼珠子,在思索着应该如何把宣传效果最大化,先行赔付实际上还是把责任放到用户身上,但是兜底的话,那相当于在l2级别某些使用场景之下,责任就划分到车企这边了。
若是如此,那竞争的优势就太大了,用老板的话来说,这就是护城河啊。
车企想要兜底,不仅仅只是出钱这么简单,而是要在保险身上做文章,而保险公司显然是很难配合车企做出这样承诺的,新能源汽车的车险本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互联网上时不时的有用户吐槽新能源汽车第二年续险价格大幅度上升,且不提其中的原因,也不论真假,但至少是一个争议点非常大的区域。
兜底,无疑增加了保险公司出险以及计算保险费用的难度,提高了出企业经营成本。
“有一家保险公司,就是在汽车金融上最大的护城河。”
汽车金融一直汽车产业里无法忽视的一个重大战略,在免息,分期背后的是各大车企在汽车金融上的竞争,这些都只是最为基础的竞争,与保险公司合作就可以完成。
而更深次的竞争,就需要拥有自营的保险公司了,然而拥有一家保险公司的难度,是何其之难。
需要注意的是,拥有保险经纪牌照跟拥有保险牌照是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车企说拥有保险牌照,大部分指的是保险经纪牌照,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保险牌照的公司也不多。
被传统巨头把持的保险行业,新玩家想要拥有一张保险牌照,可不简单的是你有钱就行,有钱的多了去了。
尉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有拥有保险经纪牌照,没有属于自己的保险公司,保险牌照的稀缺性,收购标的稀少,等等因素都是制约车企拥有保险公司的因素。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车企拥有保险公司的仅仅只有广汽一家,广汽的实力之强远非有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些,尉来在销量以及营收上超过了几大“汽”,但从不会认为实力比这几家强。
在投资领域混了这么多年,檀锦程很长时间就明白保险公司之于汽车整车厂商的重要性,也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在拿不到牌照的情况下,收购成了唯一的方式,然而市场上总共就那么几家保险公司,在经营良好的情况下想要收购的难度可可想而知。
“说到这个,还得谢谢屁吐屁的暴雷呢,不然我们没有这个机会。”
传统保险巨头去收购,那是想都不要想,这里面的水太深,也不是檀锦程能够把握得住的,而能让檀锦程盯上的,就只剩下互联网保险公司了。
2016年前后,原保监会批准成立了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财险就是其中之一,屁吐屁暴雷,让这家2016年成立的保险公司,在2020年就陷入经营困难的处境当中。
资不抵债,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易安财险,被盯了很久的檀锦程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作为一家拥有稀缺性牌照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直接破产清算肯定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有些可惜了。
作为最早介入,推动易安财险破产重组的尉来,在重新投资招募期,战胜了诸多的竞争对手,最终被确定为唯一合格的重整投资人。
接近于两年的时间,与易安股东,管理层以及帝都法院的多轮谈判之后,最终尉来在去年初拿下了易安财险,拥有了一张极为稀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牌照。
为了这一张保险牌照,尉来共计耗费了36亿元的巨额资金,其中16亿用于股权收购,以16亿元的现金收购易安财险100%股权。
20亿元用于增资,这笔补充资本金,使得易安财险偿付能力恢复到监管要求的健康水平,为未来业务提供资金支持,完成收购之后,尉来也向金融监管总局递交了增资以及更名的要求。
“这么说还真是,没有屁吐屁的暴雷,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二月初,监管总局正式批准了尉来对易安财险的更名以及增资要求,自2023年2月28日起,易安财险正式更名为“甬城尉来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而最为关键的是,批准同意更名之后的尉来财险经营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这意味着尉来正式获得了开展车险业务的通行证。
没有这一纸批复,尉来哪怕是想兜底都没有这个机会。
耗资36亿元买下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还要负责给他擦屁股,这背后的战略逻辑其实也非常的清晰,“买车,贷款,保险,维修,保养”全生命周期的车主生态,尉来正式补齐了最后一环。
除了增强用户粘性之外,还提升了整体利润。
其二也破解了新能源车险痛点,传统保险公司在对待新能源汽车上险上,都因为维修成本过高的原因,导致保费偏高,这一点哪怕车企不断的否认,都是无法改变的。
除了这两点最为核心的之外,尉来拥有的用户数极其庞大,也有变现的需求,要说对车企用户数据了解最深的,反而并非车企业本身,而是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会根据出险情况,充分了解用户的用车习惯,优化保险业务,比之车企本身更为了解车主,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就可以更为了解用户。
除了这些之外,汽车保险本身就是一个规模巨大且稳定的市场,自营保险业务可以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金融板块和利润来源,干什么都不如干金融赚钱。
“是的,如果没有得到监管局的批准,我是不敢有这种想法的,你具体去制定一个方案吧,我到时候配合着你们来宣传一下。”
某些企业的l2.99确实让人头疼,广告法在大型企业面前根本没有用,真就是被处罚了,也不过就是几十万的罚款,比之夸大宣传得到的利益,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李响点了点头:“可以,我这边看一看,老板的提案的话也提一提。”
兜底只是一个过渡方案,说到底还需要法律的约束,汽车涉及到千万用户的安全,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才能够得到约束,没有法律任何一家企业以及保险公司都会钻空子。
“那我们要兜底哪些部分?”
l2级智能辅助驾驶,正确的描述为“部分驾驶自动化”,核心特征为系统同时控制两个以上的驾驶操作,如同时控制方向和速度,但是驾驶员必须始终全程监控驾驶环境,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系统只是一个强大的辅助而已,责任主体仍是驾驶员,说白了就是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司机”,核心点为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交通拥堵辅助/交通标志的识别。
这三大核心构成了l2级的基础功能,没有这三大核心功能,就不能算作是l2级辅助驾驶。
至于市面上所谓的l2+,l2.99,本质上就是在这三大核心辅助上进行扩展,如基于自适应巡航控制扩展而来的自动变道辅助,导航驾驶辅助等等。
l2+算是一个通用的名字,对于基础功能的扩展,本质上了慢服务的升级,而l2.99,无限接近于l3这个就有点玩擦边了,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兜底不代表着全责,这一点我们要明确,不然的话兜底就是麻烦了,我们可以在保险业务条款里注明,在销售车辆以及保险的同时,也要跟消费者明确。”
l2级辅助驾驶的主体责任方在车主那边,这一点是法律定义的,必须明确,尉来可以给车主做出一些承诺,但必须在法律框架之内才行,不能违背法律。
不过辅助驾驶,控制权其实是在车主与车企之间,厂商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车辆,例如说在发生事故前一秒退出辅助驾驶,这些车企都是可以做到了的。
这些客观因素,多多少少对车主来说有些不公平,也是目前智能汽车争议最大的点。
“那把智驾部分召集起来开个会吧,咱们把这些事项明确下来,等老板在两会上的提案之后,再决定什么时候推广。”
李响也是说干就干的,在兜底这件事上,首先公司有这样的实力,其次在l3法律条例迟迟无法落地的背景之下,第一阵营在技术上的差别又不大的情况下,兜底就是非常具有竞争优势了。
目前国内仅公只有广汽与尉来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而从目情况来看,在保险行业没什么变故的情况之下,后续也很难再有车企会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了。
除非,其他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出现经营问题之时,再有其他有实力的车企能够抓住机遇,这个机会是非常稀缺的,尉来也是等了十多年才抓住一次机会。
“行,那你们开个会吧,我还有点事儿,你们把具体的方案确定好之后给我看看就行了。”
三月初,全国rd代表檀锦程,在连续多年提交关于教育的议案之后,第一次没有再提教育相关的议案,而是改为就自动驾驶相关宣传以及立法方面的提案。
“辅助驾驶目前在营销宣传方面,存在着夸大其词,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趋势,某些同行罔顾道路行驶安全,不顾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一味的夸大辅助驾驶的功能,尉来希望能够在立法层次对这些宣传方面给予督促。”
在回答记者提问之时,檀锦程炮轰同行,而炮轰的对象也被认为是菊的大嘴。
包括新势力在内的大部分车企,实际在宣传过程当中都有夸大其词的,甚至于尉来部分门店,为了促进部分车型销量之时,也有过夸大其词的现象。
但是没办法,谁让大嘴风光最盛呢,他的宣传也是最为激进的。
行业龙头“整顿”市场的架势表露无疑,继一月份拿下超过15万辆的销量同时,尉来二月份继续消化这一次价格战带来的天量订单,整个二月份,尉来汽车整体交付超过18万辆。
这里面并不包括悦驰汽车,悦驰汽车因为是独立子公司的原因,销量一直是分开计算的,就像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等一样。
星途s01连续第二个月拿下无定语销量冠军,顶替尉来旗下的经典车型悦驰a1再次成为尉来又一款年销能够达到30万以上的量产车型。
新能源汽车的寿命周期相对而言要短上一些,真要说经典车型目前也仅仅只毛豆3以及毛豆y两款,国内虽然也有像es6,es8这种长期占据于主力消费市场的车型,但销量上却是还不够有说服力。
如果说尉来能够再打造出一款爆款热卖,且能够保持长期生命力的车型,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有着极大推进作用的,汽车消费市场,往往更看重于长期经典的车型。
除了星途系列受益最大之外,悦驰汽车的星河系列也受益于这一次的大降价,在byd几乎无敌于混合动力市场的情况下,硬生生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两万辆的星河系列。
按照科瑞咨询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2023年前两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市场份额上升至31.8%,同比增速高达72.6%,远高于纯电8.4%的增速。
悦驰汽车占据着混合动力17.7%的市场份额,如果算上尉来的l系列,两者合计占据着混合动力市场超过20%的市场份额,与byd合计占据着超过70%的混合动力市场。
其余近30%的市场份额当中,吉利拿下了超过10%,而其他车企则瓜分着剩余市场份额,混合动力市场的格局,显然要比纯电市场更加的清晰。
byd靠着混合动力的优势,占据着超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而尉来与吉利则快速跟进,这三家车企的优势明显,其他车企目前来看,仅仅只有这些年同样大力推进混动的长城有一战之力。
长城对于新能源的投入虽然加大了不少,但与吉利快速跟进不同,长城却是始终无法真正意义上敲开新能源市场的大门,主力车型依旧还是低端的欧拉系列。
然而欧拉已经没有那么好卖了,在海豚不断的攻击之下,欧拉的市场份额也在一步步降低,另外市场也有传闻尉来将会在今年推出类似于海豚之类的车型,只是目前不确定会以哪个品牌推出而已。
“没有了补贴,市场只会越来越细,星途今年也需要推出新的车型了。”
从前,汽车市场可以具体分为5到10万元区间,10到15万元区间,15万元到20万元区间,然而在byd海豚出现之后,5到10万元区间的市场竞争就出现很大的变化了。
简单来说可以具体到7万元以下市场与7万元至10万元区间市场,简单来说7万元以下的市场为a0级轿车市场,主要由五菱宏光来主导。
而7万元至10万元区间则为a0级市场,欧拉曾经凭借着先发的优势,一度是a0级市场的主力车型,不过海豚迅速接过了这一市场。
想要在这一市场有所作为,以知豆的品牌号召力还不够,因此知豆在a0级市场的车型,最终决定还是放在星途旗下,以星途如今的影响力,足以带动其一定的销量。
关于星途的新车计划,两会期间也有记者问起,檀锦程也一一做答,表态星途会生产出一款更加便宜,面向a0级市场的车型。
在星途这个子品牌车型体系当中,车型价格都不会太贵,最高配也不可能会超过25万元,所以推出a0级车型也不算违和。
不过目前来说没人关注星途的新车型,而是尉来就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炮轰。
檀锦程的炮轰针对的是全行业的,并非针对哪一家车企,然而大多数菊粉丝就会认为檀锦程这一次就是针对于菊的,这一下子就惹到了他们。
“随便,让子弹飞一会儿。”
一月份的价格战,给尉来树敌无数,枪打出头鸟他自然知道,以尉来如今的市场地位,他也早做好了被骂的准备,所以并不在乎这些。
这一波对于尉来的攻击,不仅仅只有菊的粉丝,还有其他车企背后的推波助澜,一月份燃油车大降价,确实给传统车型带来了一些销量,奔驰在降价之后还难得的出现了正增长。
但是到了二月份,燃油车就现了原形,卖不动了。
二月份燃油车具体车型当中,销量过两万辆的仅仅只有轩逸与朗逸这两款,而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过两万辆的,多达七款之多。
尉来,byd,特斯拉这三家在无定语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当中,占据了其中九席,尉来与byd各占四席,展现了其全产业链和产品线的恐怖统治力。
尉来除了星途与星河系列发力之外,另一大发力的车型就是埃安系列,埃安系列的两款主力车型s与y,在降价以及升级之后,月均销量均稳稳定格在一万辆以上。
尤其是埃安y,升级之后的地埃安y,独特的设计,空间变态的大,深受市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除了继续霸榜b端市场之外,c端市场也在不断的提升份额。
星途,星河,埃安三大系列,构成了尉来极其强大的国民车矩阵,而高端e与l系列,同样也是表现稳定,l系列两款车型,单月交付合计接近于1.7万辆,表现亮眼。
不过这个销量对于l团队来说,还是压力巨大的,去年最佳团队给了埃安团队,埃安系列是尉来去年内部的黑马,按照今年这个趋势,这匹黑马还将继续。
“我们不管管么?”
周傲如今已经升任尉来公关部门经理,这位从闪驰阶段开始一路跟着檀锦程的营销主管,十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檀锦程团队里重要的一员。
公关部经理责任是很重要的,不过周傲在对待檀锦程和个人ip的问题上,还是习惯性的询问老板,与其他下属不同,周傲更像是檀锦程的“徒弟”,从门店销售开始,檀锦程一点点教他。
“不用管他们,过几天我们就要官宣兜底行为了,这时候大家骂得越狠越好,你可以配合一下一起骂。”
一旦不允许用那些夸张的词汇宣传,立法,受影响的不只是菊一家,而是整个行业,檀锦程的炮轰虽然获得了大部分真实消费者的支持,但也算是打破行业潜规则。
任何试图打破行业潜规则的行为,都将遭到反噬,在拿燃油车开刀之后,尉来又给予以智驾为宣传卖点的智能汽车一记重锤。
当然,友商们非常清楚,以尉来步步为营的手段,显然不可能只是递交一个提案或者炮轰一顿这么简单。
这才是他们严阵以待的原因。
尉来很少主动宣传其l3级别的驾驶技术,因此外界对于尉来技术储备究竟有多深,谁也不知道,一旦立法快速推进,可能除了菊之外,能在智能驾驶系统上拥有一战之力的企业只剩下小朋汽车了。
阻止立法快速推进,是大部分车企追求的利益,而抨击檀锦程本人以及尉来,也成为其中一环。
“我们自己添一把火?”
周傲目瞪口呆,都说老板的营销主打一个“损”,还真是不假啊。
整个两会期间,对檀锦程以及尉来的攻击有增无减,尉来没有公开回应老板言论,也加剧了这些攻击言论的传播,愈演愈烈的攻击,没有让友商们轻松,反倒是让他们更加的警惕。
“尉来这是要干什么?”
以尉来的媒体资源,要阻止这些骂声,是轻轻松松的事儿,本质上檀锦程的提议是对消费者有着极大利益的,完全不至于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舆论。
“哈哈,这是怕了吗?”
3月11日,两会结束,李响注意到网上的言论有所缓解,没有像之前那么的疯狂,显然已经有部分友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主动撤去了水军,如今留在场内的除了尉来自己搞的鬼之外,只剩下部分极端粉丝了。
“3月15日公布吧。”
315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给友商们来点震撼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