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檀老板的阳谋
第1057章 檀老板的阳谋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般,315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315更是没有多少波澜,所曝光的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话题也是老生常谈。
反而是车圈里传出来的消息,让吃瓜群众吃惊了一把。
被骂了小半个月的尉来集团,还有他们的老板檀锦程没有任何的回应,也没有就在两会期间的言论做出任何的解释,在315这一天放出了一个大招。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哈哈,檀总从来不打无意义的嘴炮,这招谁能跟?”
尉来通过官网,官方社交账号,同步公布了对于l2级,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做出了“全面兜底”政策,所谓的全面兜底,其核心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果车辆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故障或缺陷导致交通事故,尉来将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智能兜底,尉来玩真的!”
尉来ceo李响,转发了尉来官方关于这一次智能兜底政策的详细内容,最核心的就是责任方面的兜底,因为智驾系统本身的故障,误判或功能缺陷导致了交通事故,尉来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车主应负的相应责任。
覆盖范围包括了事故可能造成的车辆维修费,第三方财产损失,以及人员受伤的医疗费用等。
除了责任兜底方面,尉来还在保修兜底以及服务兜底,保修兜底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部分,如域控制器,相关传感器等提供长期的质保服务,在质保期出现非人为损坏,尉来提供免费维修或更换,确保智驾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从源头上减少故障发生。
在服务方面的兜底包括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在线服务,如果车辆发生事故或系统触发安全警报,尉来的服务中心能够快速响应,提供救援,指导和处理方案,确保用户在事后得到及时和妥善的安置。
三大核心方面的兜底,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对于责任区分的兜底,这种兜底政策实际上就是在法律条规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尉来主动把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导致的事故责任,由用户转嫁到了车企身上。
“好了,这下不用宣传什么l2.99了,也不用担心智驾在事故前一秒退出了,有能力就跟进吧,尉来这一招真的狠啊。”
在之前的行业潜规则当中,绝大多数车企会在用户手册中明确告知,驾驶员是车辆的最终操作者和责任主体,即使开启了辅助驾驶,责任仍在驾驶员。
在事故处理上,大部分车企采用的都是模糊处理的方式,新势力车企虽然会强调技术领先,但在责任问题上却是不愿意沾身。
而尉来的兜底,就不存在这种顾虑了,用户可以更加放心的使用体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尉来的兜底政策,并不代表着万能险,该政策不涵盖因驾驶员分心,危险驾驶,违规操作如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等,或无视系统警告而导致的事故。”
“车主们在体验辅助驾驶系统过程当中,还是要注意安全驾驶,不要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依托于辅助驾驶身上。”
与李响的高调不同,檀锦程的转发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在大大小小友商们的营销下,现如今的智能驾驶非常的火,某些车企的高管,甚至把l2/l2+等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当成是l3来营销。
在各种夸大式的营销方案铺天盖地之下,部分消费者甚至已经产生了“智能驾驶系统就相当于可以在车里睡大觉了,有一部分爱喝酒的车主,甚至产生了酒后可以用智驾开回家的念头,并且交通系统里的案例已经有了。”
檀锦程不会去怨消费者认知不够,消费者如果都有这么高的认知,那大部分的企业也就生存不下去了,认知不够的情况下,还用这种方式来误导消费者,就是企业的锅了。
“檀总牛逼,兜底还要提醒安全,不过这不是拖李总的后腿嘛。”
李响入主之后,在微博上非常的高调,各种式营销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往往在在李响式营销的同时,檀锦程都会通过个人社交账号提醒一下车主注意安全等等。
表现在媒体以及互联网吃瓜群众面前的就是,李响在前面高喊牛逼,檀锦程在后面摆了摆手表示没有那么牛逼,反差的营销方式,非常的具有反差感。
而李响的部分粉丝也就此调侃“檀老板拖后腿”,由此也产生了新的属于尉来的互联网热梗,每每李响吹了个牛逼之后,围观群众就会去檀锦程的社交媒体看看檀锦程怎么说。
这当然不是两人之间有矛盾,而是提前商量好了的,李响有李响的人设,檀锦程也有檀锦程的人设,而这种红脸白脸的营销模式,也相对可以降低风险。
尉来的兜底政策,在315当天引起了热议,热度直冲315的热点新闻,而这种政策的背后,是基于尉来强大技术自研体系,全栈自研的能力,从感知硬件,中央大脑到了软件算法,尉来都深度自研或地垂直整合,这意味着对整个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掌控力和优化能力,能更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而庞大的数据基础,可以为智驾系统提供海量的真实路况数据,用于持续训练和优化算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在安全冗余设计方面,高端车型的智驾系统中,采用了包括电源,制动,转向,传感器和计算单元在内的多重冗余设计,确保单一部件失效时,系统依然能保持安全运行或实现安全停车。
技术,财力,数据等等,尉来都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有能力打破这种行业潜规则。
“檀总,我想请问一下,跟贵公司合作的mini ev与即将上市的吉利银河e8,用的也是尉来的智能驾驶系统,那么我想请问一下这两款车型是否也包括在兜底政策之内?”
评论区里的评论,基本没什么营养,以夸为主,另外还有嘲讽其他车企的,不过也有不少理性的消费者,他们会一点点分析尉来兜底政策的相关条例。
当然,也有mini ev的车主还有意向银河e8的用户,关心起尉来的兜底政策是否覆盖这两款车型。
“包括在内,任何搭载尉来智驾系统的车型,都包括在兜底政策之内,无论是否是尉来自身的车型。”
mini ev都进入到尉来app的销售体系当中了,虽然是尉驰动力的车型,要与宝马分钱,但尉来也已经把他视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毕竟赚了钱也有自己的,车子卖得多也更有利于尉来。
而即将上市推出的银河e8,尉来也已经跟吉利沟通过了,吉利自然是无话可说,虽然尉来打破行业潜规则,同样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但对于e8来说,兜底的好处多多。
至少在选装高端智驾方面,会有更多的用户。
“檀总牛逼,尉来牛逼。”
兜底政策一出,互联网上对于尉来还有檀锦程本人的攻击,像是集体消失了一样,此后好几天的时间,都刷不到关于尉来与檀锦程的负面新闻了。
当然,也没有任何车企对尉来兜底政策做出任何的回应或者反制措施,似乎整个车圈都像不知道这件事儿一样。
“哈哈,搞笑啊,之前骂得狠,现在没有任何的回应,有种也跟啊。”
等了好几天,依旧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之前还在等着的吃瓜群众,这会儿已经高潮了,大部分消费品都有他的粉丝群体,区别就是理智还是极端而已。
尉来与檀锦程当然不缺粉丝,之前的谩骂当然也有粉丝维护,但无奈上一次的的谩骂不只是一家行为,背后甚至还有尉来自家推动。
因此哪怕粉丝极力维护,声音也被压下来了,但这一次不同,没有哪一家车企对此做出回应,也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跟进,谩骂也失声了,尉来的粉丝群体因此进入了狂欢。
如果说315之后的两天里,友商们没有什么回应或者跟进的话,还可以理解是在制定策略,但已经一个星期了,还是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对尉来的兜底政策做出任何的回应,更不用说跟进措施了。
“消费者肯定无法理解,所谓的兜底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敢于打破行业潜规则,归根结底就是一场关于技术自信,成本控制,垂直整合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综合较量,本质上这玩意儿就是一场阳谋。
尉来长期以来深耕l2领域的稳健政策,被其他车企以及消费者吐槽为保守,但正是这种稳健的技术路线,让其对系统的故障率,失效模式和边界能力有更精准的数据和信心,敢兜底,就意味着内部测试算过赔付率和成本。
保险公司之所以这么赚钱,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全球领先的精算能力,尉来通过自身还有保险公司的数据,认为兜底的风险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而其他车企,许多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智驾系统采用大量外部供应商,自身对技术的底层理解和优化能力相对较弱,自然不敢轻易跟进。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成本与利润方面的考虑,尉来敢于兜底是基于利润能够覆盖住成本,其他车企无法覆盖住这种成本,兜底就意味着加大亏损,自然是很难做出决定的。
任何商业竞争,其实都基于利益基础的,当跟进无法保证利润,那无论再怎么高调的企业,都会选择无视,要脸?不存在的。
当然,尉来这一波兜底政策,除了应对智驾的竞争之外,还有商业模式的探索。
长期以来,行业的传统模式,即驾驶员永远是责任主体,车企提供的只是辅助工具,就像是手机等等消费品一样的,我们卖给你了,怎么用是你自己的事儿,出了事儿也是由你自己责任。
驾驶员永远是责任主体,可把车企理解为“教练”的角色,是辅助,而尉来在兜底政策上的尝试,其实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车企试图将责任主体从驾驶员部分地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扮演司机的角色,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变革。
教练与司机,哪个更重要,哪个场景更加的频繁,一目了然。
“现在我倒是希望l3立法更晚一些了。”
l3模式,其实就是这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当车企从用户的教练变成司机之后,那用户的粘度可就要远比之前高出太多了,即使是技术成熟了,檀锦程也能够想象得到立法推动很难快速推进。
他也不指望他第一次提案就能够通过,不过不管通过不通过,在宣传上肯定是有些效果的。
自兜底政策之后,一个多星期里虽然没有车企回应与跟进,但已经有部分车企在宣传标语上出现了变化,如某些标榜智能驾驶的车企,已经悄悄的广告语当中添加上辅助二字了。
企业不好意思主动回应,但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从来不缺柯南,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变化。
“哈哈,檀总这招是真的狠,都逼得某些车企改标语了。”
不得不说,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真的是给网友提供了很多欢乐,很多时间商战就是这么的好笑,车企的决定也并不都是理智的。
“要说檀总这招,打击最大的大概就是小朋跟菊了吧?”
“可不是嘛,要说小朋也算是尉来体系的,真是狠了起来连自己都打啊。”
“你们是不是忘记特斯拉了,马斯克时常在推特上嘲讽尉来,也一直在说他们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他们怎么不跟进?”
并非所有的车企都是以智驾为卖点的,拿尉来的l系列来说,他的卖点并非是智驾,而是家庭豪华和无续航焦虑,而闻界的核心卖点是用户服务与换电体系。
这一类不以智驾为卖点的车型,用户群体虽然也关心智驾能力,但并非他们最关心的,而传统车企,在智驾领域都相对保守,卖点也有很多,不愿意冒险跟进也很正常。
而小朋,赛力斯一直将顶级智能驾驶作为品牌标签和技术护城河,但是尉来用兜底这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不论技术多炫酷,敢为结果负责才是真安全。
在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应以及跟进之后,小朋与赛力斯首当其冲的陷入了舆论漩涡,何小朋都打电话向檀锦程吐槽,他们太难了。
刚刚经历g9失败,大幅度降价的小朋汽车本就是奄奄一息的状态,在跟进降价之后,销量虽然上升了,但也意味着亏损加大了。
小朋目前来说,还没有走出icu,此时他们还在评估着尉来兜底政策对他们的影响。
而赛力斯与菊赋能的企业,此时也同样陷入了两难境地,虽然他们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有着极高的用户粘性,但问题也不能只靠粉丝赚钱啊。
把鸿图系列定位于增程系列,不就是为了多抢一些尉来的用户么,现在看来,这有点难了。
不仅仅如此,大嘴也注意到尉来的兜底政策同样承诺于合作车型,这种模式跟他们的hi模式有些像,mini ev的成功可以归结于尉来与宝马的通用合作,也可以归结于小众市场的号召力。
但是以目前e8的热度,这款车型的号召力相当不错的,发布新车比发布手机还快的吉利,已经惊喜于e8的热度,有意将发布会以及预售时间提前了。
e8若是成功,就很容易威胁到hi模式,这对于菊的汽车体系是一种威胁。
“价格战加信任战,檀总这一手玩得溜啊。”
一月份的价格战,热度刚刚过去,尉来就用智驾兜底政策,再次改写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果没有这次兜底政策,那尉来主导的价格战,更像是一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而加上兜底政策,则可以归于一次精准的组合拳,用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在技术和成本自信的基础上,同时向多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发难,重新洗牌市场规则,巩固其霸主地位。
同价位竞品当中,尉来用性价比和安全承诺进行降维打击,这里面主要针对的是国产自主品牌,而用责任重新定义技术领先,则是动摇了新势力的立身之本。
在用户思维方面,更是用极具担当的用户政策,来凸显合资品牌的保守与滞后,碾压式的用户思维,已经动摇了传统合资巨头的品牌形象了。
不明就里的用户,觉得尉来针对的是以赛力斯,小朋为首的新势力品牌,然而清楚其中含义的,则明白尉来针对的不只是新势力。
用一部电影台词来形容,那就是“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能打的。”
“哈哈,这家媒体倒是写得很深刻啊。”
两套组合拳,给尉来带来了大量的目前,吃瓜群众与路人粉丝之间的争论从来都不是主体,而能够理解背后商业逻辑的,一定是行业内的人物。
有权威媒体对尉来两次大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中就有不少符合尉来真正的商业思维。
“这里面有几点说得没错,新势力确实不是我们关注的目标。”
赛力斯与菊很强,但目前他们在汽车赛道里,只能算是一个新兵,鸿图系列能够抢到一部分尉来的用户群体,但还不至于真正的影响尉来。
“如果l系列是一家独立的新势力,他们对上赛力斯,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活得很艰难,但l系列只是我们旗下的一款车型而已,有集团的保护,最终影响不会很大。”
檀锦程笑着看了看李响,前世这家伙创办的新势力,以一种整个市场都不看好的模式,硬生生的抢下了一份市场,然而在檀锦程看来,前世新势力三强当中,最危险的其实并非天天被人喊着要倒闭的李兵,而是李响。
无他,因为李响选择了跟赛力斯同一赛道,而且是完全重迭的,在车型上,两家几乎无区别,把两家车企合并起来,也是毫无违和。
如果不能转型成功,李响最终的结局,就是在赛力斯的逼迫之下,以一种很是艰难的模式在行业内挣扎着生存,甚至不排除“被倒闭。”
但现在不一样,l系列在尉来集团的庇护之下,拥有尉来的品牌影响力,销量之于尉来也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重要,再搭配上各种资源,就不惧这些了。
至于说菊的hi模式,事实证明很难成功,与北汽,长安合作的车型,卖得也不好,尉来之所以与吉利尝试性的合作一把,一方面是搂草打兔子试一试,另一方面也是转移菊的注意力。
至于说能不能成功,那就交给市场了,而其他的新势力,全年累积还不如尉来一款车型的销量,让尉来特意关注他们,针对性的做出营销策略,多多少少有些过了。
尉来这一次针对的,其实也是合资品牌,如果说影响到了新势力品牌,那只能说是行业的必然,新能源汽车的洗牌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了。
“确实是这样,菊很强大,如果只针对l系列,那确实是很难。”
李响也认同这点,以l系列的销量,完全可以独立为一家新势力品牌,例如说吉利的极克,就是独立的公司,独立之后的公司可以上市套现,还是好处多多的。
但是老板却没有这个想法,不止是l系列,就是埃安系列都没有独立的想法,资本市场对于快速崛起的埃安系列,已经在各种吹风了。
“没有必要独立,把资源集中,才能更好的打出去,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资本市场的利益而刻意去拆分,其实我都想把悦驰汽车合并了呢。”
尉来的两次操作,在资本市场强起了不小的反响,销量节节上升,也让资本打起了注意,近期尉来的股价涨幅也不错,这种变化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团队。
檀锦程是想通过李响之口,来稳定团队。
“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