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028 进宫前给王爷讲世界局势也是做
“将军虽然喜欢,可是这宫禁之物,用来招待的,都是有贫瘠的。我不过是个郡王,虽说也是王爷,可是上面还有亲王,以至于不降等的铁帽子王。用的器物当中,给皇上,皇太后和皇后的,等级最高,其余都有递减。”说起来,庆郡王住着半个和府,十格格住着另外半个,这个品级上都是没错的,用的器物当中,也是有讲究的。
毕竟永璘也不是亲王,他用的东珠看起来虽然耀眼,但是也不那么圆润。
“而且所用器物,也都有些规矩,若是皇上所赐之物,难免也要珍藏供奉,除非是实用之物。”
索洛维约夫就想到了佟国维的老镜,这是口谕允许使用的,但是也要小心在意,不要出了什么差池。
毕竟有的时候,府上就会有人举报。
永璘就见过十妹府上的长史,诬告丰绅殷德有不恭敬和谋反的嫌疑,最后经查也是子虚乌有。
嘉庆一朝,倒是没少折腾八旗子弟和宗室觉罗,但是收效甚微。
宗室,就是从觉昌安往下算,从塔克世的儿子们的后代,赐“黄带子”,称为宗室;
觉罗,那就是从觉昌安以下,塔克世兄弟们的后代,赐“红带子”,称为觉罗。
就是革除了的,也还有条“紫带子”,代表着有皇室血统。
除了开创此时通用满文的达海是特赐的“紫带子”,其余的人要是到了这个等级,那都是给革除了身份的。
虽说到了嘉庆年间,科举放榜的时候,经常还能够看到有宗室和觉罗在二三榜上,但是这样上进的毕竟还是有限,而且官场上的前途很难预料。
还有一种就是特殊的翻译科进士,一般录取宗室两人,满洲五到七人,还有蒙古一到两人,这些人的考试内容是满文和汉文之间的翻译工作。
比如说嘉庆十九年的两个宗室翻译科进士,宗室奕毓,是那个“难说”的后代,还有一个是宗室克扪,是阿济格的后代。
他们被选派来庆郡王府上临时当差,就是因为以往俄国和清朝的外交惯例当中,都是要用满语和俄语对接,他们二人至少还算是满语能够过关的水平,又是宗室子弟。
然而,索洛维约夫是真的不会满语,他也没有带熟悉满语和蒙古语的外交部官员或者译员过来,直接上来开口就是汉语。
倒也让大家都觉得方便,这样宾主落座的时候,言谈起来也各自舒服。
至于规矩么,还有很多事情要说的。
永璘提到器物以后,就把碗放在桌上。
“依照宗室的规矩,我这郡王,自然也用的这种器物。”
招待客人用来,也没有问题。
索洛维约夫摸着是觉得爱不释手,饮茶过后,还有心来看看这个碗的背面。
“大清乾隆年制,果然是钟鸣鼎食之家,如日中天之时,乾隆爷时的盛世景象,就是在欧洲也是有所耳闻的。不过马嘎尔尼.不提也罢,实际上欧洲也是有很多穷人的,他的游记里多少也提到了一些。”
“将军知道的太多,但有些可以讲,有的却又不能讲。”
“是啊,这都是有觐见的规矩,但是要把事情做成,也难免要讲一些不该讲的话。”
索洛维约夫就提到了,自己跟随保罗沙皇的时候,保罗都是怎么做的。
永璘这一听,这不是和皇爷爷有些相似么?
但他也在继续听索洛维约夫都说什么:“像是这次来出使,也是办差,责任重大,君上也授与我全权便宜行事,又没有人来叨扰‘不行有辱国体’之事,于是来到天朝,自然也是要按照规矩办的。”
“是也,将军可以如此。在本王府中,等候皇上召见之时,也要勤于演习礼法。”
“这礼法也是不必再演习了。帕沙,你给王爷请安,就像是爸爸在家里教的那样。”
随后就是帕沙这小子,给永璘请安,这动作比那些满人小孩都利索。
加上他也是面容清秀,一副讨喜的相貌,自然也是受人喜爱。
“令郎十分惹人喜爱,不知可否订亲?”
“订亲未免还过早了一些。”
“不见得,额驸与十妹订亲的时候,都还是孩童呢。”
说到这里,索洛维约夫倒是示意儿子退下。
这里也只有他自己,还有接待的永璘和两个宗室进士。
“君上夫妇,倒是有意幼公主招赘,不过君上有七女,需要逐次结亲,小公主的事情,就要放在后面了。”
永璘听到这里,倒是也觉得有些意思。
索洛维约夫在他看来,就是领兵打仗,还低调谦逊了不少的和珅。
说起来,倒是有那么一点道理,虽然很不靠谱。
毕竟索洛维约夫的钱,是从科技发明,赏赐专营权,还有特殊商品的经营开始的,这个倒是跟和大人的生意经有些相似之处,这方面也都没问题。
他可没有大不敬的地方,而且下一代的沙皇,不管是谁当,和他的关系都不错,这就足够保证屹立不倒了。
永璘自然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的,他们接下来的话题,讲的倒也不少。
索洛维约夫是真喜欢宋元明清的瓷器,甚至接待的官员都惊讶于,他居然还真的能够讲出来些门道,最少也是些粗浅的。
但乾隆时期,显然“农家乐”审美,来体现瓷器制作工艺的器物就比较多了。
他手上握着的,还是个仿造宋朝钧窑风格的,因为色彩绚烂才让人觉得爱不释手,而且也没有农家乐的感觉。
“只是不知,这宋时的官窑,如今技艺还存几许?”
“也只有汝窑难觅踪影,哪怕是富贵之家,也很难获得残片,更别说器物了。”
和大人这个级别的,最后也就获得了三个小件,他那么多钱也换不来这样的珍品。
其余几种官窑,或多或少技艺都传承到以后去了,至于乾隆时期那个大瓶子,一下子融合了十几种技法在一个瓶子上,那纯属是炫技。
索洛维约夫抚摸着这个茶碗,也是感叹道:“可惜,最妙之物,存世却也最少。”
这个审美观念,一下子就给拉高了。
永璘听了这话,倒也点头,他都只是在皇阿玛那里见过。
就是皇上自己,见到了也不会随意触碰的,毕竟这样珍品,确实也非常少见。
“世上珍贵之物甚多,将军也不必一一感叹。”
“是也,不过有珍品之人,也要有守卫之术,难免会有人窥伺神器。”
尤其是没品的英国人,索洛维约夫可是知道,以后他们抢劫到自家博物馆里的东西,还不知道要有多少。
就是有这个本事,可是他们会玩么?
甚至欧洲人也分成两类,大概大陆上的会仔细研究,而海上的总是拿来当猎奇。
就是美国人,他们也不懂青铜器,一旦盗墓贼得手,不少器物就会流失到海外。
到了不懂行的收藏者手里,大概才是最麻烦的,尤其是私人藏品都实际上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将军所言甚是,不过也似有所指。”
“说的就是英国人,如今欧洲大战刚刚结束,他们为什么要来天朝,借朝拜之名,欲行通商之实呢?皆为利来而已。王爷可知道,英夷虽能从天朝贩卖茶叶生丝往欧洲得利,却少有能够售卖到天朝的货物?”
“这本王也不知道。”
“我虽是外臣,但也知道天下之事。皇上虽然端坐在紫禁城,圣明烛照,又有爱民之心,但也只是熟悉天朝之事,对于外界么,都是依靠我们这些‘洋人’来转述的。英夷是洋人,法国传教士是洋人,俄罗斯使臣是洋人,而欧洲各国前来的商人,也都是洋人。洋人若是与天朝相善还好,若是心怀不轨,又心生歹意的,难免又会提供些错误的消息,或者不甚准确。”
当然了,目前嘉庆身边的这些传教士,虽然数量有限,不过他们还都算靠谱的。
要是康熙年间,还能够带来数学。
然而康熙看了虽然说好,但是满人懒得学,蒙古人在骑射,而汉官都是从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从明朝那不稳定的数学水平开始,也是到了清中期和欧洲拉开了差距,之前交流和学习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到了乾隆年间,多少还能够带来绘画技术,可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其实马嘎尔尼使团到来之前,乾隆就已经有所警惕,甚至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就是英国人闹着来天津告御状,最后导致了浙海关对于欧洲商人的提前关闭。
是的,以前清朝不是一口通商,甚至经常是三口到五口通商,还是英国人闹事的效率高,把廉价茶叶供应给闹没了。
虽然乾隆也有这个想法,要把浙海关关闭,从而来保护粤海关的收入,但英国人不闹事,也不会弄的那么快。
“这还只是外洋,不过天朝还有藩属,不知王爷可尽知否?”
“本王还是不知啊。奕毓,你知道么?”
“回王爷的话,下官也不知。”
至于克扪,永璘也不打算问他,大概也是不知道的。
“王爷可知琉球国?”
“这是知道,琉球素来乃恭顺之国,其新王即位,都是来京城请封,又有朝廷使者往琉球而去,宣读诏书敕封。”
“但王爷也不知,这琉球虽然恭顺,然而其国中三司使,却是日本国幕府将军属下萨摩藩,用来控制琉球国政的官署。虽然不能全部控制,但是通过在首里城设置司所代,也能遥控其国政,顺便进行盘剥,从而得利。琉球虽然得利于通商,然而大部分银钱,还是被萨摩藩给弄了去。”
而且,萨摩藩那是有名的缺德。
琉球从1609年,还是万历年间就被萨摩藩入侵,琉球国最终不敌,还丢失了奄美诸岛,当地的家谱和文书都被萨摩藩给销毁,最后被强行从琉球国剥离。
不过琉球最大的好处,还是其和明清两个王朝的良好关系,于是琉球的贸易好处,不少都被萨摩藩给吞了去。
以后明郑和清朝对抗的时候,琉球因为三面受气,不得不选择观望态度,结果被郑经白嫖了硫磺和商品,萨摩藩对此不闻不问。
当时还是康熙年间,福建浙江沿海还在禁海,对于郑家的海商兼海盗集团,康熙也没有什么办法,一直到收复台湾来了个大的。
还是德川幕府看不下去了,在平户扣了郑家的船,给琉球收上来三百两白银给找补了一些货款。
而琉球国此时的状况,要比之前还要糟糕。
因为人口增长和环境破坏,此时岛上还经常爆发瘟疫和饥荒。
从海上获得的贸易利润,甚至连琉球王族在内的五大国司都没有获得多少,大部分都进了萨摩藩的腰包。
而萨摩藩那边,因为黑得利,在本藩内还在种植黑,导致鹿儿岛周围长期缺粮,人民也是苦不堪言的,甚至连种大米都没有机会。
但萨摩藩的情况索洛维约夫不知道,他主要针对的,也是此时大清的各个藩属国的情况。
像是嘉庆御赐“越南”国名的阮朝,他们的端慧太子曾经远渡重洋到凡尔赛宫去,和路易十六一家见面,这件事情也是多次去了巴黎的索洛维约夫,才能够收集到的消息。
不过越南还算老实,要是法国人不来殖民的话,大概和朝鲜算是最后两个大清的死忠小弟了,至少打不过的时候还知道摇人来找天朝救援。
有些藩属国和朝贡国,那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最冤枉的一个就是琉球。
索洛维约夫讲了这些以后,永璘这个好脾气的郡王,都有点憋不住了。
“真是岂有此理!”
当然了,索洛维约夫说的,他都要和两个宗室的翻译科进士,一起上奏给嘉庆皇帝,这也是个重要的情报来源。
“王爷息怒。”
“不过是一时气愤罢了,竟然有人敢如此盘剥天朝的忠实属国。”
嘉庆和永璘这对兄弟,倒是三观都比较正,前者还是个被自己手下贪官污吏气的哭哭啼啼的他是啥外貌以后倒是会讲。
而永璘的特点是没有架子。
就是这样,他才这样表现,倒也正常,算是一个正常人表现出比较激烈的态度。
至于往后的事情,也就要看情况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