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658章 冤家路窄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58章 冤家路窄

    第658章 冤家路窄
    人在极度饥饿时,真的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个时候国法道德都不再具有约束力,一旦有饥民带头冲击送亲队伍,局面将会很快失控,后果也是相当可怕的。
    贾环深知这一点,所以果断让韩信留下两百仪卫殿后威慑,其余人则护送着车队加速往洛阳城方向而去。
    然而,送亲队伍携带了上百辆大车,车上装满了朝廷赏赐给康乐公主的嫁妆,还有数十车的粮食,那是送亲队伍的备用口粮。此外,阿合买提手下的人也赶了二十辆大车,全是准备倒腾回哈密的货物,死沉死沉的,所以队伍的行进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眼见身后的饥民根本甩不掉,而且一路上还不断有更多的饥民加入,乌泱泱的望不到头,公主府仪卫首领韩信紧张得冷汗直冒,而段永显然也有点麻爪了,一个劲地催促车夫,倒是贾环身经百战,虽然内心同样紧张,但表面依旧神定气闲。
    阿合买提一直暗中观察着贾环,见状不由暗暗惊讶,心道:“这小子果然不同一般,这份处变不惊的定力非比寻常呀。”
    当初在礼部,礼部尚书赵明诚介绍贾环时,说他曾任辽东巡抚一职,阿合买提并不是很相信,因为贾环看上去太年轻了,才十五六岁的样子,连胡子都没长,他只当是虚浮之言,现在倒是有点相信了,因为没经过大场面,是培养不出这种定力。
    阿合买提正暗中观察贾环,后者忽然像脑后长了眼睛般转头望来,目光竟如电一般。阿合买提莫明心头一凛,讪讪笑道:“在下一直以为上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安,没想到也有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此言颇有讽刺意味,贾环剑眉轻扬,只是他尚未回答,段永便不悦地道:“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我大晋人口何止亿万,有个别懒人吃不上饭,何足为奇?更何况这一带只是闹了旱灾,相信朝廷很快就会开仓赈灾了,不是咱家跟你吹牛皮,光是洛阳仓里存储的粮食便不下百万石,够你们哈密国全部人吃上几年了。”
    阿合买提干笑道:“我们哈密国才两万人不到,洛阳仓中若真有百万石粮食,够我们全国吃十年以上了。”
    段永冷哼一声,傲然道:“知道就好,我大晋乃天朝上国,兵精粮足,非尔等蕞尔小国可比,俗话说得好,拔根腿毛也比你们腰粗,此番之所以下嫁公主和亲,那是皇上仁德,体恤两国百姓不易,不忍再起刀兵,并非是怕了尔等,若拜瓦再怀异心,辜负天子隆恩,则离刀剑加颈不远矣!”
    阿合买提面色急变,目露愠色,似乎想反驳,最后只是尴尬地干笑两声道:“段中史言重了,吾王一向对上国忠心耿耿,天地日月可鉴。”
    “果然就最好了!”段永冷冷地道。
    贾环讶然地看了段永一眼,有点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不带把的太监竟然说出这样一番强硬的话来,倒是比许多软骨头的文武官员更有种!
    阿合买提心中冷笑,寻了个借口便灰溜溜地策马驰开了。
    满桂立即竖起大拇指赞道:“段公公说得好,长气提神,老子早就瞧这阿合买提不顺眼了,什么狗屁玩意。区区哈密国,人口还不到两万,依我看,直接派大军灭掉得了,敢不服便打到服,根本没有和亲的必要!”
    段永瞥了贾环一眼,淡道:“你家主子想必也是这般想的吧?”
    满桂虽然粗豪,但并不缺心眼,闻言心中一凛,故意挠了挠头道:“三爷怎么想,小的不知道,刚才那番话却是小的肺腑之言,想我堂堂天朝上国,竟被哈密这种小国威胁,难道段公公不觉得憋屈吗?”
    段永面色一沉,厉声道:“大胆,你在质疑皇上的决定?”
    贾环挥手喝道:“满桂,不得胡言,还不退下!”
    满桂连忙告罪退到一边,贾环拱手道:“满桂这小子行伍出身,性粗鄙,拙言辞,还请段公公见谅!”
    段永只是冷哼一声,倒没有再追究的意思,策马继续前行。
    贾环看着段太监的背影,露出思索的眼神,他自然明白段永是乾盛帝派来监视自己的眼线,而公主府仪卫首领韩信明显唯段永马首是瞻,所以,自己此行的计划若想顺利实施,必须先将段永摆平。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暗中观察,贾环发现这位段公公虽然也贪财,但并不过份,路上的地方官员给他塞好处,他是来者不拒,不过从来不会主动索要。此外,段永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好武,常常坐在马背上吆五喝六,指挥队伍行进、侦察、扎营,早晚还要点卯一次,一副将军出征的架势。
    有一次在沿途驿站休息,贾环还撞见段永竟然在读兵书,只是这位段太监粗通文墨,估计是上面的一些字不会念,嘴里嘀咕了半天,直到贾环轻咳了一声他才发现,连忙尴尬地把兵书藏起来。
    贾环当时不由暗汗,感情这位是现学现卖啊,难怪这一路上折腾的玩意不伦不类,不过无可否认,这位段公公确实与众不同,人家其他公公都一门心思搞钱,要不就是琢磨如何阴人,如何的争权夺利,而这位在研究兵法,学习如何带兵打仗。
    莫非一个不带把的太监还想建功立业,马上封候不成?当然,太监当将军也不是没有,率领无敌舰队七下西洋的太监郑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再结合刚才段永对阿合买提说的那番硬话,贾环更确信这位段公公是个颇有点抱负的“硬汉”,既然如此,那便好办了,倒不必将他物理消灭,相反,或许还可以利用这一点,更加顺利地推进实施自己此行的计划。
    贾环一边策马,一边思索着,小厮沐野忽然警惕地大声道:“三爷,前面好像有大批人马过来了!”
    贾环忙抬首望去,果见前方的官道有大片尘头扬起,显然正有大批人马行往这边走来,于是急忙取出单筒望远镜观察,不过很快便淡定下来。
    原来迎面而来的这支队伍身穿公服,大概是前来迎接公主的地方官。
    果然,约莫半炷香左右,洛阳府通判便率着一千兵丁和衙役来到跟前,急急下马见礼道:“下官洛阳通判刘福童迎接公主殿下来迟,还请恕罪!”
    段永正一肚子火,黑着脸把这位刘通判骂了一通,后者被骂得脸红耳赤,汗流浃背,连连告罪。
    “段中史,先进城要紧,且让他起来吧!”林黛玉的声音从鸾舆内传了出来。
    段永这才厉声喝道:“还不起来护送公主入城,若是出了半点闪失,仔细你的脑袋!”
    那刘通判这才如释重负,连忙站起来,命令官兵开路,自己则率着三班衙役恶狠狠地迎向后方尾随的饥民。
    那些饥民见到手持铁链和水火棍的衙役,竟然跟老鼠见了猫似的一哄而散,果然是一物降一物。
    这些衙役平日欺负老百姓习惯了,也相当有经验,张牙舞爪地扑上前,水火棍劈头盖脑的一通砸,铁链往脖子上一套,立即便像拖死狗一般拖走了几个,剩下的饥民无不吓破胆,哪里还敢再尾随?
    傍晚时份,和亲队伍终于抵达了洛阳城下。隋唐时期,洛阳也曾作为都城,所以称为中都洛阳,相当繁华,不过此时的洛阳城外却到处都是难民,皆是逃荒而来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洛阳城里有粮仓,正眼巴巴地等着朝廷开仓赈灾呢。
    “让开让开!若冲撞了公主殿下的鸾驾,仔细你们的皮!”
    官兵衙役们分站在官道两旁,将四面八方围上来的难民通通驱赶走。
    “怎的这么多难民,怕是有好几万吧!”婢女雪雁捏着鼻子低声嘀咕。
    尽管天气还不热,但是这么多难民聚集在一起吃喝拉撒,那气味还是十分难闻,差点把鸾舆内的诸女给薰得干呕起来。
    贾环此刻骑在马背上游目四望,剑眉紧锁,看来灾情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严重,数以万计的饥民聚集于此,若朝廷再不开仓赈灾,指不定就要闹出大乱子了,洛阳的这些地方官也不知干什么吃的,这个时候还不开仓放粮!
    且说和亲队伍穿过人山人海进了洛阳城,而贾环并未留意到,那熙熙攘攘的难民中,正有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他。
    此人不是别个,正是当初在扬州仪真县大铜山逃得一命的李鸿基,如今已改名叫李自成了。
    话说李自成当初逃离扬州后,带着堂弟李鸿义,以及十几名残余海盗秘密潜伏回老家陕西米脂县,占山为王,做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这些年倒是积蓄起一股势力来。
    李自成此番从米脂县来到洛阳,却是因为有一件要事,没想到准备进城时竟然遇到了和亲队伍,而对于贾环这个仇人,李自成自然是化了灰都认得。
    眼见贾环这小白脸神气地高踞在马背上,几年不见,不仅长高了,似乎也更加英俊不凡,恨得李自成几乎咬碎了后牙糟,直欲扑上前一刀砍其于马下。
    “大哥,小不忍则乱大谋,别耽误了正事!”旁边一人见李自成目露杀机,连忙伸手按住其肩膀,低声劝道。
    此人正是李自成的堂弟李鸿义,如今也改了名字,叫李猛,是山寨的二当家。
    李自成恨恨地盯了一眼贾环的后脑勺,这才收回目光,沉声道:“放心,我自有分寸,待此番办成了大事再取这小子的狗头也不迟。”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