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武侠仙侠 > 人在诸天,躺赢证道 > 第366章 神祇礼拜,奇诡之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6章 神祇礼拜,奇诡之事

    第366章 神祇礼拜,奇诡之事
    厢房内,周承浑然不觉外界变化,心神沉浸于《清静经》引导的澄澈净明之境。
    初时只觉空气格外清新,丝丝凉意如晨露浸润肌肤,渗入四肢百骸。
    也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只觉那丹田神阙之中,一点沉寂的微光被灵蕴触及,骤然一颤!
    “嗡——”
    并非真实的声音,而是一种源于生命最深处的共鸣,在周承的意识深处轰然炸响。
    刹那间,那点微光仿佛被点燃的星火,猛地膨胀、燃烧起来。
    一股难以形容的磅礴暖流,或者说,一种超越了“流”的概念,更像是生命的本源脉动,自那丹田一点轰然勃发!。
    这并非是吸纳炼化的外来能量,而是具化万物的一切本源,生命的真正根髓——先天一炁。
    “竟然真能修成!”
    周承察觉到体内勃发的炁,在浑身上下涌动着。
    伴随着炁的勃发,周承的五感也骤然提升。
    屋外露珠滚落、蚯蚓蠕动,乃至于主屋中那石大壮心跳呼吸声,都能听到。
    草木清新、泥土微腥、野幽香等等,诸多气息涌入鼻腔,却层次分明。
    “奇怪……好熟悉的即视感。”
    周承不知道为何,只觉得一阵阵熟悉。
    良久之后,这股莫名其妙的即视感才散去。
    “既然炁是真实不虚的,那……八奇技之一的六库仙贼,应该也是切实能够修行的吧?”
    伴随着周承的心念一动,那勃发的先天之炁,则是按照特定的经络的运转,将六腑交织勾连。
    炁体运转,人之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仿佛在二次升化,化作一个整体。
    不止如此,在中医学说中。心与小肠相络属,充在血,开窍于舌。肺与大肠相络属,充在皮,开窍于鼻。
    肝与胆相络属,充在筋,开窍于目。脾与胃相络属,充在肌,开窍于口。
    而三焦,则是整个胸腹内腔,此为第六腑,囊括其他五脏五腑,俱成一个整体。
    ……
    良久之后,当周承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
    伴随着气息吞吐,就连空气中的一些自然灵蕴、各种物质等,都被肺腑分解掉了。
    化作纯粹的炁、纯粹的生机,滋养反哺着周承。
    “六库仙贼,圣人盗,果然名不虚传。就是总感觉,似乎不完善。”
    周承微微皱眉,不过这种怪异的感觉只是一瞬间就散去。
    “罢了罢了,一步步来,日后再研究也不迟。”
    周承无声吐出一口浊气,气息凝练如匹练,吹动浮尘散开。
    旋即,周承的目光望向窗外。
    时值黎明,夜色褪去,东方泛起鱼肚白,只剩下残星几点。
    “有人?”
    周承面色微动,只觉在厢房之外有一些特殊的气息。
    有些阴冷,但是隐约间还能闻到一些并不明显的香火味道。
    不是人,但应该也不是妖鬼之类。
    旋即,周承推门而出。
    吱呀——
    略显老旧的木门发出轻微的声响。
    在门外,黎明清冷的光线涌入,只见不大的农家小院中央,则立着三道身影。
    那为首之人一看就不是人,身高约近丈,身着玄色描金古官袍,头戴进贤冠,面容刚正,须发斑白,虬髯戟张,双目神光湛然。
    在这为首之人的身后,则跟着两道身影,乃是一长衫儒生、魁梧甲士。
    见周承推门而出,那为首之人连忙抱拳道:“桂平县城隍司,正印城隍孙显佑,见过真人。”
    跟在他身后的三道身影则一同躬身见礼。
    “在下桂平县文判,见过真人。”
    “在下桂平县武判,见过真人。”
    城隍和文武判官?
    周承松了口气,既然是正神,那应该就不是什么麻烦。
    就是不知道这他们找过来是为了什么。
    周承笑着向着这三人拱手道:“诸位尊神客气,在下周承,一介山野之人,当不得真人之称。”
    “不知尊神黎明造访,所为何事?”
    周承话音落下,那孙老城隍则是笑着拱手道:“真人过谦了,观真人昨夜吞吐日月灵蕴之神通,实乃道妙高术。”
    “此番真人驾临敝境,显露威仪,故此吾等特来拜会,以免怠慢真人。”
    周承闻言,心中顿时了然,原来是昨夜修炼引动月华异象,将这几位阴司正神惊动了。
    不过……
    听眼前这三位阴司鬼神的意思,吞吐月华修炼,似乎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旋即,周承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拱了拱手道:“原来如此,昨夜心有所感,不觉间引动些许月华。”
    “不想竟惊扰了诸位尊神清修,实乃周某之过,还望尊神海涵。”
    他这番话说得诚恳,姿态也放得低。然而听在孙城隍、文判武判耳中,却将他们惊的不轻。
    些许月华?
    这……这位真人未免也太过谦逊了。
    吞吐日月之灵蕴,可不是单纯的吞吐月华。
    唯有道妙高人,才能引动九天之上的日月灵蕴。
    这等能耐,放在古籍、传记中,亦是传说中的羽化真仙的能耐。
    更让眼前这城隍判官有些受宠若惊的是,这位真人举止言谈亦是十分客气。
    言语间毫无倨傲,反而带着一丝真诚的歉意。
    这等心性修养,这等虚怀若谷,与绝大多数仙修之辈相比,实乃云泥之别!
    孙老城隍连忙带着文判武判再次深深一揖,语气带着惶恐与由衷的敬意:“真人此言,折煞老朽了。”
    “真人修炼引自然灵蕴,滋养方圆几十里土地,是吾桂平县境之福泽。”
    “吾等阴司诸神,能得见真人仙踪,已是仙缘,何来惊扰之说?”
    “唯有惶恐,深恐昨夜未能及时前来拜谒,失了礼数,怠慢了真人。”
    文判官也上前一步,更是恭敬道:“真人虚怀若谷,真乃有道全真之风骨。只是不知真人仙驾驻跸于此山村陋室,是否另有深意?若有吾等效劳之处,万望真人示下,吾等必竭尽所能!”
    周承看着眼前三位姿态恭敬得近乎谦卑的阴司正神,只觉得一阵荒谬。
    他越发确定,这三位阴司正神他的能耐产生了一些误解。
    不过眼下这误会似乎并非坏事,至少对方态度极好。
    周承念头一转,正好借此机会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石村。
    “诸位尊神盛情,周承心领了。”
    周承再次拱手,笑着道:“实不相瞒,周某此番下山,也是心血来潮,入世修行。初来贵地,身无长物,于此山村暂居,亦是权宜之计。”
    “不知这桂平县地界,乃至左近府城,可有何处受妖邪侵扰,百姓遭难?若有妖邪作乱,周某或可略尽绵薄之力,一来解民之倒悬,二来……也算是积攒些人间用度,方便行走。”
    孙老城隍、文判武判闻言,顿时感庆幸。
    这等高人过境,只要不折腾什么事儿,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没想到还愿意亲自出手,解决一些棘手之事。
    “真人慈悲,心系黎庶,实乃我桂平县百姓之幸。”
    孙老城隍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之色,随即眉头微蹙,似乎陷入了思索。
    这等道妙真人,一般琐事,他们就能解决。
    若是请周真人去处理一些怨鬼小事,有孩视之嫌,不妥不妥。
    片刻之后,这位老城隍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想到了什么,而后拱手道:“真人垂问,小神不敢隐瞒。”
    “寻常妖鬼作祟,自有吾等阴司与人间僧道处理,不敢轻易劳烦真人法驾。”
    “然则……近日确有一桩奇诡之事,发生在定兴府城内,令府城隍大人亦颇感棘手,至今悬而未决。”
    这老城隍话音落下,周承一阵无语。
    真把自己当高人了。
    这孙老城隍,乃是这桂平县城隍。
    桂平县属于定兴府辖下诸多县城之一。
    他口中的府城隍大人,算是周围几百里范围内最大的阴司正神了。
    “老城隍请细说,怎个奇诡之事?”周承也没有说什么,先看看情况再说。
    孙城隍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来:“此事,关乎府城一位积善富户,那宋家员外持家有道,家资巨万,乐善好施,在府城名声颇佳。然而月余之前,其独子宋书航,忽遭梦魇缠身!”
    “据那宋家大郎所言,每夜入梦,必有一形容枯槁、身着血污囚衣的恶鬼,手持锈迹斑斑的铁链,自一片无边无际的昏暗泥沼中爬出,凄厉呼号着向其索命,言其前世作孽,今生当偿。”
    “那恶鬼面目狰狞,怨气冲天,每次皆欲以铁链锁其脖颈,拖入泥沼深处。致使那宋家大郎每每于极度惊怖中挣扎醒来,已是冷汗浸透衣衫,神魂悸动,日渐消瘦萎靡,药石罔效。”
    文判官在一旁补充道:“宋家为此事遍请府城内外高僧名道,设坛作法,焚香诵经,更在家中贴满符箓,悬起法镜桃木。”
    “那索命恶鬼,依旧夜夜入梦,毫不停歇。宋家无奈,只得备下三牲大礼,香烛纸马无数,前往府城隍庙泣血上告,恳求城隍老爷做主。”
    旁边武判官则赶忙趁机接话:“府城隍大人闻报,念其宋家积善,立派得力夜游神与数名精干阴差,前往宋家守夜,探查究竟。”
    “然一夜过去,夜游神回报,宋家宅邸内外干净,并无丝毫鬼气妖氛。更未感应到任何邪祟侵入梦境之迹象。”
    “府城隍大人闻之惊异,次日夜晚,乃亲身降临宋府,隐于虚空,神念笼罩整座宅院,彻夜监察。”
    在两位判官言罢,那孙老城隍叹了口气,脸上也浮现出困惑之色。
    “结果……府城隍大人亦是一无所获,其神念之下,宋家大郎确在安睡,但神魂波动剧烈,显然深陷噩梦。”
    “然而,无论府城隍大人如何探查,甚至动用神力追溯那梦境源头,皆如石沉大海。那索命的恶鬼,仿佛只存在于宋家大郎的梦中,与现世、与阴司皆无任何勾连。”
    “府城隍大人神力所及,竟寻不到一丝怨气、一点阴魂存在的痕迹,端的是诡异非常。”
    “非妖非鬼,非邪非魅,却又真真切切夜夜入梦索命,折磨得一位年仅十六的少年郎形销骨立,命悬一线。”
    “府城隍大人曾言,此乃其数百年来仅见之奇事。”
    孙城隍说完,与文武判官一同望向周承,躬身施礼。
    此案之奇,连府城隍都束手无策,若眼前这位道妙真人肯出手,或许能窥破其中玄机。
    周承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门框,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这是大概率超过了自己的能耐范围。
    六库仙贼准确来说,不是一个擅长的战斗的神通。
    若是自己会那拘灵遣将,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把握。
    正当周承一念至此,恍若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在周承的耳边响起。
    “上古有大神通者,掌拘神之力,呼天天应,唤地地灵。”
    “欲掌拘灵遣将者,先观想自身化泰山府君大帝,结三魂之光,聚七魄之英,成一口仙人之炁……”
    片刻之后,见周承不曾说话,那孙老城隍微微抬头望向周承。
    只见周承双眼半阖,似在沉思,故此也不打扰。
    片刻之后,周承才缓缓开口:“此事确实诡异,故此周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说尽力一试。”
    “不知那定兴府该如何走,那宋家又在定兴府何处?”
    见周承开口,那孙老城隍连忙道:“此事无需真人操心,老朽这便上禀府城隍大人,并亲自托梦与那宋家员外,让其备九礼来请真人。”
    周承闻言颔首,而后忽然想到了什么,这才问道:“那宋家,家资巨万如何得来,可有欺压盘剥穷苦人家之举?”
    闻言,那孙老城隍拱手道:“真人慈悲,这宋家历代行善,此皆在阴司有记录。”
    “平素里,那宋家佃租只有四成,无有其他任何杂收。”
    “若遇到灾荒之年有穷苦人家典当田地,宋家也无有刻意压价,并且从不苛责赎回田地之人。”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