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热热闹闹的回京
第435章 热热闹闹的回京朝廷各衙门的官员一批批的来到江心岛,这些人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与之对应的是传回京城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也不再是秘密。
先前说牛痘如何神奇、能预防天,有些人可能心里还会怀疑,觉得马寻是夸大其词。
但是现在各种消息传回来,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了,在盘算著以自己的地位和面子,能不能让徐国公先帮忙接种牛痘。
那可是天,一旦得了就算是侥倖不死也生不如死,那可是会让一座村庄、一个城镇成片死亡的瘟疫。
但是现在,天不再是绝症,只需要发烧一场就可以一辈子不再担忧了!
证据,岛上的证据多著呢,送回来的一系列公文、试验资料等等都是佐证!
当一系列的官员过来之后,很多的交接任务也在顺利的进行著。
马寻也接到了旨意,他可以回京了。
旺財又溜达到了甲板,这头大蠢驴是真的不怕江风,还在甲板上『引高歌”。
“小弟,你隔离就隔离,把我拉著叫什么事!”邓愈看著棋盘,抱怨著说道,“旺財又在噪,让我无处下子!”
马寻隨手一推,“那这一盘算打平,如何?”
邓愈满意的点头,他觉得自己不用输了。
而马寻也鬆了口气,还好我棋品差,要不然这一盘就输惨了。
朱和朱棣满脸纠结,看两个臭棋篓子下棋真的会血压升,好几次都差点没忍住出声提醒。
更要命的是不管是马寻还是邓愈,这两人落子的位置总能出人意料,让看棋的人心绪难平。
朱开口说道,“舅舅,算算时间,咱们正好能赶上雄英生辰。”
朱棣则是觉得马寻有些偏心,几乎是算准了时间回去,这不是明摆著要赶上雄英的抓周么!
船队一路逆流而上,马寻好像也没有多激动,平常心对待就好。
眼看著就要到应天府,变故出现了。
徐司马的座舰快速靠近,大声喊道,“舅舅,郑国公世子奉命迎您回京。”
刚刚来到船头的马寻无语了,因为徐司马也好、常茂也罢,都是乘坐的比较小而灵活的哨船。
一身甲胃的常茂看著威风漂凛,顶盔惯甲的他手持大刀,就这么著刀大咧咧的站著,你怀里抱个娃娃我还以为截江救阿斗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张三爷呢,可是三爷是丈八蛇矛啊。
这常茂,最多只能算是周仓。
“舅舅!”常茂激动挥手喊道,“我奉命迎您回京,明日陛下会率百官於外金川门迎您回京。”
应天府是四重城格局,外金川门就是临江的外郭之一,应天府外郭一共十八个城门。
歷史上朱棣自瓜州渡江,由金川门入应天府城,这个金川门是內城,一共十三个城门。
洪武门、承天门等七座城门,这是皇城。宫城则是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再加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这就是『五门三殿”,符合礼记。
马寻对於这些礼制虽然有些时候会吐槽,但是也不会多说什么,礼仪性的事情不全是繁文节,有些时候也是朝廷的威严和体面。
得到马寻的允许后,常茂开心的拽著绳索登船,一个借力跳跃蹦到了甲板上。
真不愧是常遇春的儿子,当年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之后一度被嫌弃。
但是在渡江之战的时候,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乱箭挥戈勇进,他就是直接蹦到了滩涂、冲入敌阵,左右衝突如入无人之境。
看著这半年多没见的便宜外甥,马寻笑著问道,“看著壮实了一些,就是这冒冒失失的性子,
也不改一改!”
常茂得意洋洋的说道,“舅舅,我这半年可没閒著!我奉命四处练兵、检阅,还去了趟北平呢,我也才回来!”
作为朱雄英的亲舅舅,常茂现在的待遇也在提升,朱元璋和朱標也有意识的在培养常茂了。
马寻笑著问道,“你爹还好吗?”
“明年就回来,换魏国公去练兵。”常茂喜笑顏开的说道,“我见著雄英了,和驴儿小时候有的一拼,胖墩墩的也不爱走路。”
一时间马寻语塞,马秀英带大的孩子好像普遍是长的胖,以及走路、说话都比较晚。
眼看著都周岁了,可是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只是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迈开第一步,就要跌跌撞撞的走路了。
常茂继续说道,“我也见著驴儿了,就是他不和我亲了,他小时候我可没少带他。”
对於常茂的委屈,马寻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徐王府的时候就是常家三兄弟几乎每天都带著驴儿玩。
马寻想了想,还是没憋住,“雄英也好、驴儿也罢,你关心他们是应该。自己也抓抓紧,都成亲一年了。”
常茂嘀咕说道,“还没满一年呢,生孩子这事我也不急。”
自个儿还是个孩子呢,哪能这么快有孩子!
朱就得意了,他有了子嗣,和其他的这群小子们还是有区別的。
常茂隨即邀功一般的说道,“我听说有人在说驴儿,吴王殿下和我说了。我带著老二和老三给人按门口打了一顿,邓家的先前还跑去那些人家门口拉屎了。”
马寻立刻看向邓愈,邓愈则笑而不语,孩子胡闹,大人不好管。
“他俩多大了,又跑去人家门口拉屎?”马寻无语,也有些担心,“你们注意些分寸,別总是跟紈綺一样。”
常茂理直气壮的说道,“就是苏州府的那几家人,还有在国子学读书的呢!不尊师长,他们还有理了?”
这歪理好像能说得通,谁让马寻是掌国子学事呢,苏州府的那些人想要对马寻进行污衊,勉强算得上是『不尊师长”。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可是想想强盗出身的常遇春,再想想少年时就造反的邓愈,这两家的小子做出来的事情就没什么好稀奇了。
马寻也懒得说太多,关心问道,“陛下明天亲迎,我该准备什么?”
常茂立刻说道,“大將回京都一个路数,您换身衣裳就行。太子大哥说了,你爱穿甲胃就穿甲胃,爱穿官服就穿官服,总之不能穿道袍。”
常茂继续补充说道,“吴王殿下大约傍晚时分过来,会带著宫內侍奉、礼部官员,搞赏將土们。”
隨马寻回来的將士不算太多,一部分人留守在岛,一些人要回驻地,回来的也就是少部分京卫但是不得不说跟著马寻待遇就是好,跟著別的大將凯旋,那是回京后再搞赏,而跟著马寻刚回京封赏就立刻到了。
船队继续逆流而上,不断有哨船匯入船队,这都是来接马寻的。
朦大舰破浪而来,朱激动的挥手,“舅舅!”
马寻和邓愈赶紧行礼,“参见吴王殿下。”
换了哨船、再转移到马寻的座舰,朱激动的说道,“我带著宫里的人来了,酒肉、金银都有,先搞劳一下。”
马寻下意识的问道,“內帑的?”
“那是自然,都是母后的意思。”朱得意洋洋的说道,“母后说都是您给赚的钱,先搞劳一下您带的兵马。”
仔细一想马寻好像还真的给皇帝的小金库创收了不少,煤球、煤炉的生意,皇家一直占著很大的股份。
而且单纯就医术方面来说,京城有几座医馆也算是皇家在经营,时常会用上酒精、大蒜素。
马秀英也是赚钱的高手,大蒜素蒸馏不易、价格比较贵,可是很多有钱人更怕死啊。
谁不知道这大蒜素救了魏国公、救了孙贵妃,谁不知道国舅培训的医官在战场救了无数伤兵。
神医的手段,那自然就比较贵了。
朱眉飞色舞的说道,“明天下船,父皇会在码头接您。”
朱隨即对邓愈说道,“邓叔,您得先下去,这一趟您只是去查案,可不是帮忙治天。”
邓愈哈哈一笑,“我也有这个心思,是不是赏大军、安排驻防、归营的事情都算我的?”
朱橘就点头,掏出公文,“我舅舅做不好这些事情,免得乱了。”
邓愈也不在意,他本来就不是去主持牛痘研製的事情,这时候自然不能厚著脸皮分功劳。
最出风头的只能是马寻,这个事情不只是皇帝、皇后的意思,邓愈也是这么认为。
等到邓愈安排兵马去了,马寻就看著几个外甥头疼,“我直接入城多好,非要过来接。”
“不为您自个儿想,也要为驴儿想啊。”朱就说道,“您名望高了,看谁还敢构陷驴儿!”
这几个外甥意见大著呢,这段时间都是一个个的憋著劲的在找茬。
朱橘隨即无比佩服,“舅舅,我看了您研製的牛痘,也就是您这般的人物才能预防天。”
朱和朱棣无语,老五自从登船后就好像没看到三哥、四哥。
闹了半天,对舅舅的医术更加佩服了,又想要拍马屁、继承舅舅的衣钵呢!
马寻看了看朱,说道,“明年得和你几个兄长去凤阳练兵了,別整天惦记著学医。天下初定、中原残破,你还有大用。”
朱橘嬉皮笑脸的说道,“中原虽然残破,但是並无乱民之忧。二哥他们要分兵北伐,我只需在开封就行。舅舅,我学医也可以救助百姓!”
你小子还学会举一反三了,居然还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