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历史军事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247章 喜报连连,赵赫婚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7章 喜报连连,赵赫婚事!

    第247章 喜报连连,赵赫婚事!
    另外一边,蒲寿庚望望刺桐港里的船只:那里往日里可是帆樯林立,舳舻相接,千帆竞发,大小船只过万的。今日大军出征,那些海商的船只都去哪了呢?
    再看看港口上的大军:那里按之前大家的承诺,怎么也得有五六万大军吧?结果,就这么稀拉拉的两千来人。那些领军人物,更是各大豪商家的旁系子弟,平日里不怎么受重视的。
    这算怎么回事?
    良久,蒲开宗的次子蒲寿庚才吐出了一句话:“所以,整个福建路,我们蒲家才是最大的忠臣?”
    “恐怕就是如此了。”
    蒲开宗苦笑道:“福建的士大夫没有多少田地,又多有流放之人,对这大宋朝廷能有多少忠心?至于这些商人,都盼着赵朔大王取了大宋,大兴海贸,赚个金山银海呢!”
    他的长子蒲寿成点头道:“如果我是大宋海商,恐怕也是如此。赵朔的国度何止万里,又有多处飞地,唯有靠海洋连接起来。宋国把这些海商当做生蛋的鸡,但赵朔恐怕会把这些海商当做血管里面的鲜血。这些海商到底跟谁,那还用问?”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就这点子兵力,能救得了宋国?我们不是临安去送死吗?”蒲寿庚着急道。
    蒲开宗却微微摇头,道:“福建路土地贫瘠,有力之人大都跟海贸相关,当然和大宋朝廷不是一条心。但是,大宋其他州府,那些士大夫占着广阔的田地,怎么肯白白送给赵朔?”
    蒲寿成赞同道:“对,汉人有句话,叫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必定和赵朔周旋到底!”
    “所以,我们还是要去救临安?”
    “去!怎么不去?”
    蒲寿庚道:“赵朔和我们真神教仇深似海,怎能让他轻松取了大宋?”
    顿了顿,他压低了声音道:“当然了,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你们把手里的船和兵都看好了,让我们在泉州的家眷也做好准备。如果这大宋实在保不住了……”
    “怎样?”
    “我们就狠狠在临安城里,抢上一把。有机会的话,再南下泉州,连泉州都洗劫一次。然后,扬帆出海,往扶桑去、往南洋去,往欧罗巴去,往天竺去,甚至往阿尤布王朝南边的黑大陆去。哼哼,天下那么大,我就不信了,赵朔能全占了去?”
    蒲寿庚想着临安和泉州的泼天财富,眼中露出了贪婪的光芒,道:“好!汉人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我们就去临安!只要有兵有钱,哪里没有我们的立身之地?”
    蒲寿成也跃跃欲试,道:“如果有机会洗劫泉州,我们就把泉州那上万大宋宗室,全杀了!赵朔不是号称有大宋太祖血脉吗?他杀我们的同教兄弟,我们就狠杀他的宗族!”
    “就这么办了!”
    父子三人虽然心中隐隐觉得,此去救临安恐怕救不了大宋,但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趁着大宋灭亡,狠狠的捞上一把!
    “起锚吧!”
    与此同时,吴渊也无可奈何地下达了命令。
    要不然呢?
    大宋现在危在旦夕,他哪里还有时间对付那些商人?再说了,那些商人只是出船出人比预计中少上很多而已,想对付他们,也没太正当的理由。
    就更不用说,这些海商团结一处,吴渊凭着手中的实力,未必奈何得了他们了。
    就这样,大宋福建路出兵万人,从刺桐港出发,往临安而来。
    ……
    ……
    三日后,襄阳城。
    到了现在,赵朔已经取了襄阳两个多月了。但是,赵朔本人一直在襄阳,他麾下的大军也没有主动离开京湖地区,向大宋进攻。
    赵朔在襄阳,主动做两件事。
    其一,整编宋国的京湖大军。孟珙麾下的大宋正规军现在不但还有五万有余,而且战力相当可观。
    赵朔就算去芜存菁,依旧整编了三个八旗万户。
    孟珙、高达各领一个万户,另外一个万户由一个汉军八旗的千户长提拔而来。
    此人名叫刘二祖,当初与杨安儿、李全并列,为山东红袄军三大领袖之一。
    如今别说杨安儿和李全了,就刘二祖的老部下彭义斌都当上汉军万户快十年了,这次南征终于受封万户,刘二祖别提多高兴了。
    其实,刘二祖的才干,不能说不行,但也只能算是还可以。
    赵朔真正中意的人选,是原来金国的“南渡以来最称名将”的郭仲元。
    但是,郭仲元才跟随赵朔多久?立的功劳也不算多。
    刘二祖年纪大了,已经对赵朔说过,这次灭宋之后,就想退役了。
    他立的功劳虽然不算多,但小功劳积攒起来也相当不少。
    赵朔的目的,就是给刘二祖一个安慰奖。灭宋之后,刘二祖退役,就可以让郭仲元顶上来了。
    其二,孟珙手下没选上的正规军,以及手下的厢军,就地转为府兵。
    然后,和赵朔的大军一起,在京湖推广均田制和府兵制,并且进行大宋交子的兑换。
    然后,赵朔就是等待那道《告江南军民百姓书》慢慢发酵了。
    “王上的一道《告江南军民百姓书》,真是可当百万雄兵啊!”
    这话当初杨惟中对赵朔说过一次,不过今天对赵朔说这话的,乃是黑冰台统领辛褎。
    他亲手将几份情报送了过来,道:“乱了!全乱了!只要王上破了临安,恐怕整个大宋传檄而定!”
    赵朔没看那几份情报,直接问道:“又出什么事了?平江府,我派郭仲元去了。以他的才干,掌握那些义军应该不是问题。”
    “江南西路(江西)的陈韡,本来正在围剿陈三枪,张魔王义军。看了王上您的《告江南军民百姓书》后,认为大宋气数已尽,与陈三枪和张魔王讲和。双方各派使者前来,向王上投诚!只要大王允准,他们马上易帜!”
    “好!”
    赵朔本来以为,又是宋国哪里出了乱子呢。没想到,陈韡愿意举江西而降,真是又惊又喜。
    陈韡其人,堪称文武双全,是南宋数得着的人才之一。
    他不仅是宋宁宗开禧元年的进士,还精通军事。
    历史上,陈韡应邀任淮东制置使贾涉的幕僚,抵御金军,并献策处置山东忠义军事。其后,成了南宋的救火队长,哪里有叛乱就调向哪里。
    他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三路,平定无数场叛乱,在历史上还在江淮一带屡抗蒙古入侵。
    非但如此,此人还精通财政,简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
    和孟珙一样,这样的华夏英杰死在内战中太过可惜。
    他主动来投,就是赵朔未来的宰相人选之一了。
    赵朔道:“还有什么好消息没有?”
    “还有,宋国朝堂上传来的消息。广南东路(广东)、广南西路(广西),拒绝勤王。广南东路认为,此地兵弱,又路途遥远,此去勤王,意义不大,请朝廷迁都广州。若是实在敌不过我军,可以扬帆出海。”
    “广南西路的理由是什么?”
    “他们说,安南蠢蠢欲动,自保尚且艰难,何况勤王?建议朝廷迁都广南西路,行北失南补之计,攻打安南。”
    赵朔摇头道:“来不及了。以如今的形势,宋国皇帝在临安,还是宋国的共主。他们若是敢长途迁都,恐怕还没到广东或者广西,就禁军兵变,或者被当地势力拦截了。对了,荆湖南路(湖南)的情况怎么样?”
    “荆湖南路准备勤王,但有一个叫王文的统制官趁机造反。虽然没有像平江府那样成功,但也不算失败,率领残部逃了出去。现在,荆湖南路正忙着清缴王文之乱,也抽不出手来勤王了。”
    顿了顿,辛褎补充道:“其实,现在情报有限,我们黑冰台也搞不清楚,荆湖南路是真抽不出人手来,还是假的抽不出人手来。不过,很显然,宋国是别指望荆湖南路的援兵了。”
    赵朔站起来,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计算道:“嗯,平江府、四川、两淮、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看来,这大宋气数已尽,用不了多久,就能落入我的手中。还有其他的情报没有?”
    “呃……”
    辛褎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道:“还有一件事,我们黑冰台也搞不清楚,算不算情报。”
    赵朔道:“尽管讲来!”、
    “是这样的,张柔万户,最近和各位万户闲聊时,总是拿出一副画让众人欣赏。那是一副《墨竹图》,是他的女儿画的。”
    “然后呢?”
    “那幅画画的相当不错,张柔的女儿今年又年方十四岁,有如此才学殊为难得。所以,他口口声声说,女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文采,日后定为北方第一才女。众人也不好驳他的面子,随口答应。”
    赵朔道:“张柔的女儿的名字叫什么?”
    “张万户女儿的闺名,我们黑冰台也不好打听。”
    “那你们黑冰台怎么看待此事?”
    辛褎道:“恐怕张柔万户,是打上了世子的主意。此事到底是好是坏,就看王上如何去想了。”
    “应该就是如此。”
    赵朔对张柔的小心思,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妥的。
    本来嘛,赵赫都二十六岁了,虽然绝不可能缺女人,但确实需要娶个正妻了。
    但是,谁配得上赵赫呢?
    普天之下,似乎只有黄金家族的女子配得上。但赵朔既然这么多年都没有考虑黄金家族,那就是不准备让赵赫跟黄金家族联姻了。
    那么,除了黄金家族之外,还有谁呢?
    赵朔麾下的文武大将呗。
    那些汉军八旗的万户们,对此事最为上心。
    这不仅仅关系着他们的荣华富贵,还关系着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的国祚!
    很简单的道理,太祖血脉传了赵赫这里,已经非常稀薄了。更准确地说,汉人血统已经非常稀薄了。
    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赵赫,娶一个异族女子为正妻吧?
    所以,诸将家中有适龄的女儿,谁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做世子妃呢?
    赵朔估计,张柔之女的“北方第一才女”的宣称,恐怕不仅仅是诸将抹不开面子,而且是有意推波助澜。
    辛褎也未必那么干净,完全没有参与其中。
    赵朔继续道:“其实,对赫儿的婚事,我也很是为难。辛褎,根据你们黑冰台的情报,除了张柔的女儿之外,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也不必拘泥于我手下诸将。都说江南多美人,江南如今有什么出挑的人物没有?”
    “江南美人?”
    辛褎想了一下,道:“有!据说史嵩之的长女。秀外慧中,在汴梁颇为出名。皇帝几次想将其纳入后宫,史嵩之都不肯松口。如今史嵩之告病在家,就更不可能与皇帝联姻了。”
    “那女子叫什么名字?”
    “史柔卿。史柔卿还有个妹妹,名叫史慧卿,两姊妹相差仅一岁,据说都很不错。”辛褎仔细介绍道。
    对于八旗万户,黑冰台当然不敢监视地太过分,没道理去探究人家女眷的名字。
    但是,对于史嵩之这位大宋的当朝宰相,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黑冰台早就将史嵩之的家庭情况,调查了个底儿掉。
    “这样啊……”
    虽然史嵩之名声在大宋不怎么好,但赵朔不这么看。
    孟珙、余玠还不是史嵩之一手提拔的?襄阳的屯粮,还不大都是史嵩之积攒的?
    除了贪恋权力外,史嵩之没什么缺点,也算当世了不得的人物了。
    如果他的女儿果然不错,未必不能考虑。
    赵朔仔细想了一下,道:“史嵩之的两个女儿,张柔的女儿……先备着吧。赫儿的婚事,一半要看我的意思,另外一半也要看他本人的想法。前几天,他不是才来信,说欧罗巴诸国送了几个西洋美人吗?反正他也不缺女人,更不缺子嗣。”
    其实,现在赵朔最担心的,不是赵赫的婚事,而是赵赫在埃及的进展。
    埃及沙漠众多,与平原作战完全不同。
    赵赫仅仅率领三万五千大军,征伐埃及,能成功吗?
    毕竟,赵朔清楚的记得,在历史记载中,天才如拿破仑率三万五千大军攻打埃及,最后却功败垂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