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航空母舰
七年后1930年初
澳洲墨尔本行宫
年事已高的太上皇郑国辉依然精神矍鑠,他来到维多利亚州已经住了半年多了,特別喜欢这里怡人的气候和海阔天空的壮丽景色。
在维多利亚州
有著整个大楚帝国最大的皇家马场,饲养著数万匹来自世界各地的纯血名贵马种,几乎应有尽有,被誉为“世界纯血马匹博物馆”。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
墨尔本就是整个澳洲最大的城市,拥有超过五十万人口,是一座赋与充满英伦色彩的城市,有著数量眾多的欧式建筑。
时至今日
墨尔本已经发展成为人口137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在帝国城市中排名第14。宽敞的马路上车流如织,城市的建成面积扩大了数倍,高楼大厦林立。
在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城市中华裔人口接近七成,是大楚帝国排名前20大城市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源於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的大萧条经济危机,对这座南太平洋大都市也產生了不小的影响,往日繁华的景象显得萧瑟许多。
这场经济大萧条最初爆发於美国,隨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传导到全世界,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进入20世纪以来
大楚帝国与美国的关係一直不睦,相互间的摩擦甚多,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爭夺西太平洋市场上,都是直接的市场竞爭对手。
正因如此,两国间的贸易量一直不高,每年徘徊在四至五亿银元之间。
相比较楚、美两国位居世界前列的庞大经济体量,这点儿贸易量,在各自经济贸易中的占比也只是百分之几。
其中以美国进口为主,占据到两国贸易总量的80%以上。
大楚帝国是世界唯一的南方发达工业国,在蔗,天然橡胶,咖啡,可可,香料,棕櫚油,菜籽油,菸草,羊毛,猪牛羊肉类和其他南方特色產品类別中,都占据著世界农业大宗市场毫无疑问的主导地位。
在这一领域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对大楚帝国的农业大宗產品都有很深的依赖,哪怕经济再窘迫,那也必须要大批量购买。
源自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经过欧洲传导到大楚帝国,威力已经大不如前。
在大楚帝国发起新一轮大基建热潮的当下,依然能够保持国民经济成长在每年的3~4%左右,呈现低速稳定发展態势。
相比较美国经济总量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断崖式的下跌近二成,城市失业民眾达到数百万,在纽约,费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饿死人现象,情形要好多了。
大楚帝国以皇家和政府为主导,近年来的慈善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全国上下出现数以千计的慈善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对底层失业民眾实施救济。
这包括粮食救济,贫困家庭救济和工作救济各个方面。
对於经济较为贫困的家庭,政府將想方设法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建筑泥瓦工,码头力工或城市清洁工之类,至少保证一家温饱的工作。
相对於美国政府完全由市场自由经济主导,大楚帝国皇室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更为关注,出台了不少有力政策,抒解底层民眾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
帝国在1929年末,发起了新一轮的大基建运动,通过改扩建码头,修建跨海大桥隧道,持续的优化铁路,公路,桥樑和城市基础设施,创造了数百万计的工作机会。
在多策並举之下,帝国整体经济发展虽然陷入低谷,依然能够维持较为安定的局面。
一方面政府通过保护价收储粮食,稳定农业的大头,收储的大量粮食部分进入战略储备仓库,部分流入市场。
流入市场的这部分粮食,对城市贫民阶层实施粮食贷款,这也是救济的一种方式。
所谓“粮食贷款”,就是根据城市贫困家庭的人口,按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粮食。
而城市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將会通过维护城市清洁,修剪草树木,做一些挖掘,运输和修缮之类的工作,用劳动力偿还“粮食贷款”。
暂时体弱或者有病的人,经过社区审核后可以减免。
这保证了没有吃白食的人,所有的食物都需要通过劳动去换取,政府提供各种便利,但最终还需要劳动力偿还。
若这样都无法解决温饱,那饿死了也没办法。
大楚帝国通过各项有力的举措,极大的缓解了世界性大萧条危机,对帝国本土经济的衝击,勉强能维持下来。
在1929年度
由於美国经济遭受大萧条的重创,经济总量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使得大楚帝国的经济总量趁机超越,一跃而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宝座。
在1930年前两个季度,由於美国深陷大萧条危机中,大楚帝国经济总量的领先更加明显,稳步的拉开了两者距离。
这就如同龟兔赛跑,不怕兔子一开始跑得快,就怕它跑跑停停。
大楚帝国在工业经济的爆发力上不如美国,从地缘角度来看,美国更加临近欧洲大市场,在工业產品销售方面更有优势。
然而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首先遭遇重创的就是新工业经济。
大楚帝国这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都是世界级的竞爭力,在遭遇到大萧条的情况下,能够稳住农牧业的总盘子,农业產量相比往年並没有减少,还有略微的增长。
工业產品则受益於国內大市场和西太平洋市场,以及藩属国市场,虽然不能够吃饱,可勉强度日还是能做到的。
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上,大楚帝国要远远领先於美国。
因为大楚帝国的北方就是4亿五千万人口的神州,加上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东亚各国,这是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市场,对工业產品的需求没有减少什么。
正是因为帝国本身以及海外大市场的支持,使得楚国在世界性大萧条中能够稳步应对,更多的是从容和迴旋余地。
从这里,就能看出大楚帝国地缘战略角度的高明之处。
大楚帝国这几十年来
一直都在为美国向西太平洋地区市场渗透设置障碍,將中南美洲,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乃至东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视为自身的市场范围,这也包括中东地区,中非和东北非,保留了足够宽广的市场纵深。
若是没有这些海外市场缓衝,楚国的工业发展也会遭受到重创。
相形之下,美国可就惨了。
美国的工业產品主要市场是在北美和欧洲,其本身就是大萧条的策源地,欧洲也是重灾区。
这必然导致美国金融和工业发展雪上加霜,比原本歷史上遭受的打击更严重。
破產的金融家纷纷走上华尔街高楼的天台,然后纵身跃下,纽约港码头每天都能看到数十上百具浮尸,就是这一惨烈现状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是工厂主將整车整车的麵粉和牛奶倒入河中,另一方面则是城市中的贫民饥寒交迫,很多底层民眾饿死在家中或者是寒冷的街道上。
进入1930年第二季度,世界性大萧条的情况愈发严重了……
皇家维多利亚马场
太上皇郑国辉穿著一身骑行服,正在和前首相李经羲缓缓的策马並骑,两人悠哉的徜徉在美丽山水之间,后方跟著一大群骑士。
“仲仙,你对近期的世界局势,尤其是欧洲局势怎么看?”
“启奏圣人,我认为在世界性大萧条情况下的欧洲,处於新旧势力的重整时期。苏俄在完成国內统一后的重新崛起,伴隨著处於迷茫时代的德国人,战后瓦解成许多欧洲小国家的中欧和东欧,相比之前更显得混乱无序。”
“是啊,世界大战的惨痛记忆铭刻在心,欧洲各国间严重缺乏信任,国际社会能做的事情不多。”
“启奏圣人,微臣觉得德国近年来掀起的社会党运动令人不安。这是德国政界一股强硬派的势力。如今在军政各界以及民间享有很高的呼声,极有可能在近期总理选举中获胜,从而正式上台执政。”
“嗯,那確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政党。”太上皇郑国辉只是轻描淡写的评价一句,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弧度。
他当然知道这个德国新政党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歷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依然顽强的回到原本的轨跡上来。
太上皇郑国辉策马向前,他对这一切只是旁观,没有半点主动干预的意思。
对於当前的世界格局,太上皇郑国辉心存感恩。
这已经比原来的歷史时代强了太多,以华裔人口为主的大楚帝国,在世界范围內都拥有广阔领地,极大的拓展了民族的生存空间和世界级影响力。
能够拥有这一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对於德国再次出现社会党掌权的苗头,太上皇郑国辉一点都不惊讶,这是巴黎和会后,战胜国对战败的德国极致的压榨和剥夺造成的必有后果。
从1918年战爭结束至今
德国始终都处於混乱和贫穷中,飞涨的物价和糟糕透顶的民生经济,年復一年需要偿还巨额的战爭赔款,已经在德国人心中根植了深深的怨恨。
只要有適当的时机,只要有人率先点燃火苗,这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將会彻底爆发开来,將整个欧洲掀的天翻地覆。
没有小鬍子元首,也会有其他人担纲类似的角色。
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歷史轨跡运行,这让太上皇郑国辉莫名多了信心。
他转头看向李经义,问道;“美国人呢,还规矩吗?”
李经羲闻言苦笑了一下,摇头说道;
“圣人明鑑;
美国人与帝国方面的关係一直不睦,在陷入经济大萧条后,更是屡次操弄边界衝突和民族议题,试图將一切归咎於帝国方面的打压。
由此激发美国民间浓重的反-华情绪,进而导致纷爭不断,始终是帝国外交头疼的事情。
这十多年来
美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按照《马尼拉条约》的规定,已经装备了总计十二艘排水量35000吨的头等主力战列舰,装备354毫米大口径舰炮。
这样的实力,让他们敢於对帝国皇家海军发起新的挑战。
帝国皇家海军力量方面,虽然具有数量和经验的优势,但已经没有原本优势那么大,各种小规模的衝突和口角不断。
考虑到大局为重,更多的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两国纠纷。”
“嗯,海军航空兵呢,如今发展的怎么样?”太上皇郑国辉问道。
这是太上皇一直关注的领域,对大楚帝国皇家海军试验並装备了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表示讚赏,认为这是具有创新性的军事领域。
皇家內务府的海军拨款对此进行倾斜,帝国方面先后发展出了二级共四艘航空母舰,在不断的试错后,正在日臻完善。
帝国的航空力量飞速发展,已经研製出了专门用於海上航空母舰起降的双翼战斗机,和能够携带鱼雷轰炸的鱼雷机,在这一领域位居世界领先水准。
李经羲对此做了匯报,听的太上皇郑国辉频频点头,並不时的加以嘱託,尤其对发展新的大排水量航母予以关注。
最初的一艘航母,只是由退役的1.12万吨级重巡洋舰改建而成,只有一艘,主要用於试验和训练飞行员。
正式列装的是1.36万吨“正义”级航母,共计建造了三艘,分別是“正义”號,“理想”號和“自由”號,列装皇家海军已经有三年多时间。
在新装备的使用中,皇家海军不断的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已经总结出了760多项需要重大改进,这都將在新式航母中得到体现。
先是航母极大的放开建造的排水量,將达到3.22万吨,如今首舰刚刚得到帝国拨款,即將在马尼拉皇家海军船厂进行建造。
《马尼拉条约》对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重巡洋舰都有严格规定,但是对航空母舰这一新型战舰,並没有吨位和数量的规定。
只要帝国皇家海军的战舰排水量保持在条约规定范围內,且每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不超过3.5万吨,那就不算犯规。
为了列装新型航空母舰,皇家海军准备將早期的试验航空母舰退役,一併退役5艘老式轻巡洋舰,为航母的建造腾出战舰吨位指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