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皇帝驾崩
太上皇郑国辉与前首相李经羲并骑而行,谈论着国内外的大事件,尤其是对美关系着墨甚多,是当前的焦点。楚国对美向来执行高关税和经济打压政策,不允许美国产品进入帝国内部市场,也强力限制进入西太平洋市场。
反之亦然,美方同样对楚国工业品执行高关税政策。
双方在世界范围内竞争激烈,楚国凭借着在中南美洲的领土和重大影响力,始终占据着上风。
这是在太上皇郑国辉执政时期,就一直奉行并坚持下来的对外经济政策。
交好欧洲,打压并限制美国,持续扩大在世界其他区域经济渗透和影响力,为帝国工业品产出寻找更多市场。
大楚二代皇帝登基后,同样坚持奉行这一政策。
太上皇郑国辉知道
顺应时代的发展,美利坚的崛起不可避免,如今在欧洲的苏俄和北美的美利坚两大力量,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角色。
拦是拦不住的,能够达到减缓或者削弱的目的就好。
这些年来
南方堪萨斯州的孤星共和国分裂势力,西海岸加利福尼亚的分裂势力,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楚国的背后支持,这也是美国佬尤为忿恨的地方。
在欧战期间,太上皇郑国辉原本想通过军事打击,遏制并改变美利坚的发展轨迹。
反复权衡利弊,最终放弃了这一不成熟的打击战略。
在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的资料库里,静静躺着十几份对美作战计划,包括不同程度的军事打击方案,几乎应有尽有。
美国人自然心知肚明,同样视楚国为头号大敌。
禅让退位这六七年时间,太上皇郑国辉冷眼旁观楚、美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经过缜密推演,得出了当初放弃军事打击美利坚方案的决策是正确的。
发展至今
楚国总人口已接近两亿,人口总量达到1.92亿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那都是排位前列的存在。
美国总人口也超过了一亿,人口总量达到1.13亿,同样是世界级的人口大国和工业大国,现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欧战期间
美国通过几轮军事动员,仅半年时间,便武装了370余万军队,军事实力有了飞跌性的增长,归根到底源于其深厚的工业和经济底蕴。
这样的两个世界级列强碰撞,不亚于火星撞地球。
其战争的规模广度和烈度,有极大的可能失控,从而走向完全不可测的方向。
就如同德国人一样,威廉二世对开战后取得胜利信心满满,最后战争的走向完全脱离掌控,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将强盛的德意志帝国带向灭亡深渊。
太上皇郑国辉不敢赌,他输不起。
得益于提前布局形成的战略地理优势,楚国几乎掌控了整个太平洋,对北美西海岸形成了岛屿封锁链态势。
就如同架在美国人脖子上的绞索,使得美国工业产品无法跨过太平洋,向西太平洋各国市场渗透。
楚国势力在中南美洲的强大存在,同样遏制了美国势力向南美洲渗透。
在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洲各国,亲楚势力和亲美势力争夺的非常激烈,再加上英国人搅和,当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暗战最激烈的地区在古巴,美国人一直指责楚国是古巴反抗分子的幕后黑手,在古巴多个地区制造混乱和分裂,是加勒比海地区动荡的主要因素。
楚国当然不认可,双方的嘴皮子官司已经打了许多年。
“因为濒临太平洋,一直试图在太平洋取得更大的话语权,美国是帝国方面的天然战略竞争对手,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太上皇郑国辉吩咐说道,策马开始返回。
“微臣明白。”
李经羲随之转向,策动坐下的马匹跟着陛下同行,保持稍后一点的位置。
回到皇家马场
太上皇郑国辉翻身下马后,随手将马鞭交给随从,接过热毛巾擦了擦脸,拿起茶盏又喝了口水。
一应随臣小心伺候着,神情恭敬极了。
太上皇虽然禅让了皇位,在他一手创建的帝国中依然是最有权柄的至尊,最重要的是并未交卸财权。
随侍太上皇身边的依然是原班人马,只不过升级为太上皇帝秘书处,借以与皇宫中的二代皇帝身边机构区分。
皇家内务府辖下八大基金,依然掌握在太上皇权手中,这包括为皇家海军,皇家禁卫军和皇家陆军拔出经费,依然如此。
这个逻辑也很好理解,太上皇帝只是禅让,还没有噶掉呢,哪里能够轮得到分遗产?
父皇圣体安康,那么多的皇家兄弟也不会答应。
墨尔本的生活远离俗世的喧嚣,显得慵懒且宁静,更因为地处世界尽头的缘故,额外多了一份从容。
这里是黄金和羊毛的产区,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街道上极难看到流浪汉与乞丐。
这是帝国的体制在发挥作用,只凡有衣食无着的流浪汉,政府和警察系统会进行有序的收容,安排进入皇庄或矿山农场劳动。
用一份辛勤耕耘换取食物,而不是无所事事的在城市浪荡。
只要有一份力气,那就不至于饿死。
这种政策对于那些想要混吃等死的人来说,就显得不友好了,这也是美国人一直抨击楚国强权专制的籍口。
刚回到墨尔本宫殿,就接到了几份紧急奏章。
第一份来自帝国本土,言及当今皇帝陛下龙体欠安,自4月份以来缠绵于病榻,如今病势愈发沉重。
事关帝国江山社稷,恳请太上皇陛下圣裁,回国坐镇首都马尼拉。
第二份是关于北方神州的中原大战,各地军阀混战一团,尚难见分晓。
第三份是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动议,将限制和没收潜在敌国资产,尤其是美国各大城市以及金融和工业领域参资入股的东方资本,正计划在众议院表决通过。
这是新一轮反楚浪潮的前奏,若然在6月20日的众议院表决中通过,必将给当前复杂的楚、美双边关系,带去不亚于地震般的负面冲击。
很显然,这是美利坚政界人士在搞事,想将当前严重的大萧条危机对社会形成的冲击,转移到楚国对美国的迫害上。
让社会底层民众的愤怒转移,不失为可行的危机对策。
可问题就在于
大楚帝国可不会老老实实的当接盘侠,平白承受损失和污蔑。
帝国外交部已经严正警告
美方政界的举动已经触及了帝国方面的底线,务必悬崖勒马,否则将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
这数十年来
帝国皇室对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数量巨大,据外界不知情人估计,连同各项债权在内,总额超过百亿银洋之巨。
每年仅利息或者股份红利收入,就超过十亿银洋规模。
这大多是民间的猜测,大楚帝国皇室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也无人知晓帝国皇室财富究竟有多少?
可以肯定的是
这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资产,仅有据可查的英,法等国欠下的战争贷款本息,总数就约在8.25亿英镑规模,约合51至52亿银洋之间。
其他潜在的持股和遍布于欧美各大城市的固定资产,参股企业资产等等,绝对是庞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仅仅是一角而已。
问题是在大楚帝国强劲的国力下,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赖账,就连英、法等国都是乖乖的还本付息,至多申请债务延期或者重组。
像苏俄那般,直接就赖掉了法国170多亿法郎的巨额债务,平常国家真的干不出来。
如今美国突然来这一出,几乎是和苏俄有样学样。
这大楚帝国如何能忍?
看了新近送来的几份奏折以后,太上皇郑国辉的脸上波澜不惊,他这一生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惊涛骇浪,很难有事让他惊讶莫名了。
只是淡淡的吩咐一句;“即可收拾行囊,起驾返回本土,把朕的几匹宝马都带上。”
“微臣谨遵圣人钧旨,即刻就办。”副秘书长周庆恭敬的领命退下。
太上皇郑国辉看着窗外摇曳的树木,心中微微一叹。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太上皇的圣驾起行,返回帝国本土,在墨尔本又掀起了巨大的轰动,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欢送。
那真是人声鼎沸,锣鼓喧嚣。
长长的汽笛声响起,太上皇圣驾搭乘的豪华邮轮缓缓驶离码头,在碧波湛蓝的南太平洋上划出一道清晰的弧线,向着港外浩瀚的大洋驶去。
随行护驾的两艘“伯爵”级战列舰一前一后,连同重巡洋舰和其他护卫舰,将豪华邮轮牢牢的护卫在核心,一路启程向北驶去。
十余天后
太上皇圣驾一行刚刚抵达新西安港口,就接到帝国本土传来的噩耗,帝国皇帝楚-郑源因病医治无效,驾崩于大楚帝宫,寿59岁,举国上下一片哀悼。
接到消息后,太上皇下旨取消休整。即刻北返,国不可一日无主。
1930年5月7日
自澳洲墨尔本返程的太上皇一行抵达帝都马尼拉,随后匆匆进宫,署理帝国皇帝驾崩后事。
百官哀悼,举国上下一片素白。
不日帝都有圣皇祖旨意传出,着嗣皇帝楚-郑于梓宫前,接受传承皇诏并完成权力交接,继三代大楚皇帝之位。
停灵两周,着即百官及贵族朝拜大殓仪式,梓宫在浩浩荡荡的护卫下,奉送位于北方的帝王陵寝永泰山入殓下葬,并有珍奇随葬品一同送入地宫。
等这一系列事宜处理完,已经是5月末了。
大楚二代皇帝溢号定为“开元圣文神武孝源高皇帝”,庙号为楚高宗,圣祖皇帝以资敕封。
嗣皇帝即位,为楚高宗的嫡长子楚-郑殿下,进宫拜见圣皇太祖,哭败于殿下。
年届8旬的圣皇太祖郑国辉看着伏地大哭的皇帝,心中不禁升起恻隐之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感觉可不好受。
好在大楚皇室子嗣众多,提前走的也有七八个了,他倒没有多少伤悲的感觉。
“起来吧!既然将一国重任交托在皇帝身上,那就要以国事为重。切莫过分悲伤,有碍龙体呀!”
“在圣皇太祖面前,皇孙诚惶诚恐,乞请圣人坐镇中枢,皇孙心中才能有几分底气呀!”
“你是皇帝,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做,想必那些皇叔也不会为难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尽管禀报上来,皇太祖与你做主便是。”
“皇孙叩谢圣皇太祖,恭祝圣皇太祖万福金安!寿与天齐。”
“唉,活那么长时间有什么意思?起来吧!”圣皇太祖郑国辉挥挥手,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
他与皇帝说了会儿话,感觉精力不济,便返回寝宫休息去了。
圣皇太祖郑国辉很注意养生,所以年届八旬依然筋骨健旺,偶尔还能宠幸几个年轻嫔妃,让人啧啧称奇。
这放在后世并不稀奇,只要吃好喝好,保养好,过个八九十岁的寿数也只是寻常。
但在这个年代,确实算高寿了。
圣皇太祖郑国辉万万没想到皇帝走在自己的前面,他也不会算命,更无力回天,也只能如此了。
想想也就释然了
皇帝这个至尊宝座可不容易做,历朝历代的皇帝高寿的极少,有着多种原因,其中压力大是最主要的因素。
动辄扛着江山社稷重任,只要是负责任的皇帝无不殚精竭虑。
圣皇太祖郑国辉那是心里有数,清楚历史轨迹的走向,然后总是在适当的时机出击,以最小的损失博取最大的收益。
一旦遇上例如美国,苏俄这些强敌,往往就退缩了。
所以这一路顺风顺水的执掌帝国五十几年,就没遇到过过不去的坎儿,那种能愁死人的难关,自然也就没那么大的压力。
放在别人身上,可就不成了。
继位嗣皇帝也有36岁了,有殖民地部十几年的经验,继位之前担任外交部次长,对于朝政并不陌生。
不管怎么样,还有自己这个圣祖太上皇亲自坐镇,皇族中的一干宗亲也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来。
在圣祖太上皇郑国辉的百余子嗣中,继承封国的二十几个,去世了七八个,还有封在偏远封地的二十几个。
剩下的十几个在政府各大部署任职,算是帝国较有影响力的皇族势力,为首的就是皇家陆军参谋总长楚-郑汇亲王,是握有军方权柄的重臣。
其他的要么是在银行或者是大企业,要么是在高等学校或是博物馆等挂个闲职,大多是不大成器的皇族子孙,那就没什么干碍了。
只不过这几年,可不能到处跑了。
想到这里
圣祖太上皇郑国辉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么大年龄了还得为儿孙筹谋,那也真是没谁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