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篡清:从康熙毕业论文开始 > 第六十六章 实干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六十六章 实干派

    “他妈的,这群官儿的脑袋都长在腚上了吗?”
    “上的是什么屌摺子?”
    伴隨著马齐的一声怒骂,原本还欢声笑语的上书房瞬间鸦雀无声。
    这位领班相爷和原先的佟国维大不相同,那火爆的脾气是一点就炸,谁也不愿意触他的霉头。
    只有林煒这个老相识敢说上两句。
    他屁股没挪地方,放下手中的摺子,笑呵呵的揶揄道:“怎么了马爷?”
    “哪个地方的督抚,不知道咱们马爷有三只眼了?”
    今儿原本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进京考成的日子,林煒也是趁著大员们还没递牌子进来,抽空瞅两眼摺子。
    谁知这马王爷不知道看到什么,又炸庙了。
    马齐一扔手中的折页子,刚拿起珐瑯彩盖碗鯨吞了两口,就重重的磕在了茶几上:“林儿,要我说就多余给他们上摺子的机会。”
    “本想著让底下的官儿多进点善言,咱们能居中协调就协调,不能协调就进稟万岁。”
    “他妈的,你瞅瞅广西上的是什么?”
    “说什么『儒风未振,礼教式微,贞洁之崇,尚缺彰显』,拽了半天文,结果告诉咱们希望將贞洁牌坊从一间二柱改成三间四柱!”
    “他当六部在陪他过家家呢?”
    “万岁爷什么时候有功夫管上老娘们的事了!”
    林煒笑眯眯的劝马齐歇歇火,走到他身边拿起摺子扫了一眼。
    还真像马齐说的,整个摺子洋洋洒洒写了大半篇的秀金小体,不是问安就是拽文,最后来了一句想表彰节妇。
    但凡老皇帝看这摺子一眼,都属於浪费时间了。
    林煒想了一会儿,大概猜出了广西巡抚的意思。
    京城莫名其妙的下了一个要求地方督抚上报实际需求的諭旨,广西虽地处偏远,也知道最近京城变动极大,摸不清主意,便选了一个最不容易犯错的。
    马齐出身贵胄,自然不知道下面的弯弯绕。
    其实这摺子倒也挑不出大毛病,但就是苦了广西的老百姓了,摊上了这么个教条的父母官,不知道向朝廷哭穷要奶吃。
    林煒刚想开释马齐几句,就听上书房门外传来了一句:“呦!”
    “我还寻思大晴天的怎么打雷了呢?”
    “原来是马臭棋篓子喊上了。”
    说话的人中气十足,南北方口音混杂,明显不是康熙。
    马齐皱著眉头,抬手就要手边的官窑扔出去打人,可当他看清来人时,立刻变了一幅脸色,放下茶碗,点著食指笑骂道:
    “日你妈的姚典!”
    “你他妈还没死呢?”
    只见一个留著八字鬍,长相贼眉鼠眼,矮小罗圈腿的精壮汉子迈过门槛,笑呵呵的走到二人身边:
    “瞧您这话说的。”
    “马爷您老都康泰著呢,我怎么捨得伸腿儿?”
    说完,这人转身对著林煒,双手抱拳,极为恭敬的鞠了一躬。
    搞得林煒有些摸不到头脑。
    这汉子虽然长相“奇特”,但他一说话,上书房內的紧张氛围顿时消散於无形。
    马齐笑呵呵的拉过林煒:“林大人,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骑都尉姚启圣的四公子,姚典。”
    “是现在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两淮盐使居然是姚启圣的儿子?
    两淮巡盐御史时立时废,並非常设职位,比如现在就没设置御史,姚典需要负责从盐井开採到招募票引,乃至拨解盐税和收缴私盐一系列工作……
    姚启圣因为收復台湾有功,被封了骑都尉的世职,姚典也算是大清官场的顶级富二代了,他能处理明白这么多事儿?
    还是说这是老皇帝故意给姚家留的肥缺儿?
    老皇帝故意挑这个时候让姚典进京考成,又是什么意思?
    马齐见到姚典开心极了,他对六部借员和內阁的人挥了挥手,笑道:“知道你们不愿陪我一个老头子坐著,都出去放放烟吧!”
    “顺便到誊本处和奏本处看看,有没有新递进来的摺子。”
    这群官儿一听马王爷让他们鬆快一下,连忙道谢,立刻一溜烟儿的跑了。
    屋內只剩下了林煒他们三人。
    马齐看摺子的时候习惯坐在炕上,他让姚典自行去搬凳子坐到他对面,林煒便和马齐分別坐在炕桌的两侧。
    这个坐法,有些像后世考官面试考生的感觉。
    “老姚,你前段世间屌登的大发了,闹得太过!”
    “两淮的盐引都衝击到长芦盐区了!明年的户部,也没法测定盐量!”马齐见姚典坐好了,此时没了外人,便开始因循善诱起来。
    “朝廷批了盐引,你卖就是,盐商们囤积盐引就让他们囤去,反正肉都是烂在锅里了,朝廷的声誉可是比天都重啊!”
    “这次皇上召你进见,难免要问起这岔儿。”
    “你得有个预备。”
    林煒隱约知道马齐说的是什么事儿,但怎么知道的,还真忘了。
    朝廷会先测定某个区域內盐的消耗量,然后再招募能够一次性支付八百引几十万斤盐的盐课大商人,按照他们上报的销售计划数量和引钱,下发盐引。
    这个制度运行了几十年了,还算稳定。
    可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这群盐课商人却没按照上报的计划贩盐,反而找各种理由囤积居奇,抬高盐价。
    要说姚典也是个狠人,知道走文书加上內阁討论的时间太长,也就没上报朝廷,直接自作主张又批了二百引盐!
    那群大盐商们就等著赚钱了,怎么可能吃这种亏?於是一边安排家人来京城活动,一边改名换姓联合晋商,又吃下了这二百票引。
    姚典却不慌不忙的又批出了二百盐引……
    二百还不够,那就再来二百!
    到最后一算,姚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竟批出了进五年的才能用完的盐引!
    活活把那群奸商撑死了!
    这姚典吊梢眉,三角眼,鼻子歪著的,下巴像前朝的朱元璋一样前凸著,十足的败相集於一身,坐著也不老实,不停的抖著右腿,唯独一双眸子灼灼生光,他抿了一口茶,突然抬起眼睛,精明道:
    “老马,可谁说批了盐引,就一定当年给盐商交盐的?”
    “就算是盐井,有个塌方起火,不也再正常不过了?”
    他放下盖碗,看著林煒,一双眼睛精光四射:“林相说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我可记得清楚著呢!”
    “朝廷贩卖盐引,是为国生財不假……”
    “不过主要矛盾,不还是为了防生民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