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2章 新剧本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章 新剧本

    “臥槽!”
    赵坤一觉醒来,屋里居然漆黑一片,打开灯,一片刺眼,眯著眼睛抬腕看了一下手錶,都已经晚上七点多了,一觉居然睡了六个小时。
    炉子里的煤早就烧完了,屋子里冷颼颼的。赵坤哆哆嗦嗦穿上衣服裤子,跑到院子里拿了几块煤,把炉子生起来,重新接了一壶水搁在炉子上。
    热水瓶里还有点热水,倒盆里兑了点冷水洗漱一下。肚子早就饿了,懒得出门,淘了点米放电饭锅里燜。正好上次对门张燕送来的腊肉腊肠没尝过,切了一点放在上面蒸。
    水开了,泡了杯茶,赵坤坐到书桌边,点上一根烟。
    白天在学校的时候他和郑老师商量过了,《黑洞》送审时掛青影厂的厂標,反正短片是不占指標的,一句话的事情。
    另外,《黑洞》只是一部三分多钟的短片,內容没有犯忌讳的地方,以郑老师的经验估计两三天就能完事。
    电影局批准后,再以中影的名义將拷贝寄送柏林,报名参展。
    走正规路子虽然繁琐了一点,但这年头大家都端著公家的饭碗,谁敢私自参展那是要受处分的。
    审查、报名,到明年年初公布入围名单,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总不能就这么閒著吧。
    还去北海公园门口摆摊画画?
    赵坤摇摇头,现在天冷的要死,人也不多,没必要为了块儿八毛的去遭这个罪。
    他拉开抽屉,拿出纸和钢笔,几次想写,却不知道该如何动笔。
    《黑洞》已经製作完成,如今是一块等著扔出去的敲门砖。未来能不能获得一张入场券,其中还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入场券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携入围柏林,乃至获奖的声势,顺利进入体制內,爭取早日获得独立执导长片的入场券
    另一层是电影节层面上的,这次如果能够顺利入围、获奖,相当於自己已经进入了包括坎城和威尼斯在內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视线。
    那么日后自己的长片作品肯定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甚至他们还会主动邀请你去参展。
    就好比贾科长的《小武》在柏林获得论坛大奖之后,第二部《站台》马上就获得了威尼斯的邀请,第三部《任逍遥》则被坎城拿下。
    等於是他的故乡三部曲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逛了个遍,从而奠定了他在业界的地位,大导演由此诞生。
    赵坤不想放弃进入体制內的机会,因为他知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出来混,是要讲背景,讲人脉,更要讲单位。
    组织永远是你背后最强劲有力的靠山。
    张一谋始终是广西製片厂的骄傲,拍著投资数以亿计的大製作,並不影响他每月在广西厂领著几千块的退休金。
    老谋子到底是老谋深算。
    毕竟商场如战场,演艺圈亦是如此,各种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但只要你有单位,你是组织的人,那么那些试图想抹黑、排挤的人就要掂量掂量了。
    反之,即便你是大导演,但你没单位,就一个体户,想收拾你,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哪怕你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电影节,我想要摘桃子了,说把你赶走就赶走,你还没处说理去。
    扔出敲门砖,拿到入场券,之后就是拍电影了。
    只是目前製片厂普遍亏损,想要厂里给你投资拍电影的愿望可能並不现实,剩下的那么只有选择买厂標,自筹资金单干了。
    单干的话,现在赵坤还没有想好钱从哪里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小成本,以小博大。
    “该取个什么名字呢?”
    赵坤想好了一个剧本,只是一时不知道该取一个什么样合適的名字,以至於几次想下笔都犹豫不决。
    他突然抽了抽鼻子,闻到一股香味。
    电饭锅上热气蒸腾,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腊味香,以至於肚子不听使唤地叫起来。
    饭煮好了,蒸在上面的腊肉腊肠也熟了。
    “先填饱肚子再说。”
    张燕送来的腊肉腊肠真不错,腊肉肥而不腻,腊肠q弹有嚼劲,再配上一碗大米饭,让赵坤很满足。
    东北人,见天麵条烧饼,即便再好吃也受不了,唯有大米饭才是正经的吃饭。
    满足了食慾的赵坤精神振奋,名字没有想好先空著,提笔在稿纸上开始书写打了无数次腹稿的剧本。
    ……
    上午七八点钟的太阳斜斜地照在对面西厢房的玻璃窗上,反射过来光线有点刺眼。
    赵坤放下钢笔,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写剧本就是这样,一旦思路清晰,往往就会停不下手中的笔。
    住在对门的张燕七点不到就出门了,晚上一般九点半才到家。这位勤奋的小姑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刺激了赵坤,使得他这两天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本的写作中。
    写剧本费纸又费烟,桌上的菸灰缸又满了,起身倒了。把窗户、门打开通通风,炉子捅了捅,又加了两块煤块进去。
    东北人怕冷,外面冰天雪地的,屋里必须烧暖和,不然根本就待不住。昨天在院子里拿煤的时候,房东还在嘀咕,说什么每个月五块钱的煤钱亏了。
    赵坤理都没理他,要是一搭话,他准得说再加几块钱。有些人就是算计到了骨子里,千方百计就想占便宜。
    就算现在的煤五十块钱一吨,他屋里那个小铁炉子怎么烧,一个月也烧不到两百斤煤。更何况白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跑,也就是这两天忙著写稿子没有出门。
    刷牙洗脸,这个时间炉子旺起来了,屋里的烟味也散的差不多了,赶紧把门窗关好。电饭锅里还有些剩饭,倒点开水进去煮泡饭。
    泡饭和粥不一样,烧开后稍微燜一会儿就好,非但全无粥的那种黏糊和缠绵,反而分明清晰。搭配一包斜桥榨菜,吃起来十分清爽。
    吃完早饭,赵坤打了个饱嗝,又坐到书桌前,打算接著往下写。
    可这一忙活,原本的思路被打断,一段人物对话改了又改,都觉得不好。
    正当他抓耳挠腮之时,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喊:“坤儿!坤儿!”
    紧接著房门就被拍的砰砰砰响。
    “班长,有事?”赵坤起身开门。
    王睿进门便道:“你这两天怎么没去学校?”
    “在家写剧本呢,正打算今天下午过去。对了,审查又有结果没?”
    “审查过了,电影局也同意咱们的短片报名参展。郑老师让我告诉你一声,让你赶紧去趟北影厂,谢飞老师找你呢。”
    审查过了,同意参展,本就在意料之中,正如郑老师说的那样,短片送展,那是填补空白,电影局没有理由不同意,相反还要大开绿灯。
    不过听到谢飞老师找,赵坤没敢耽搁,连忙道:“我拾掇一下,马上就过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