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男友书库

手机版

男友书库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九十四章 北踏草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九十四章 北踏草原!

    第95章 北踏草原!
    北伐作战由孙传庭突然发动,並没有做任何兵部预案,事实上是比起第一次八旗入塞作战,还要来得突然。
    他作为总督,兼巡抚之职,与监军太监商议,便可这般做。
    毕竟当时明朝在喜峰口一带,是有皇帝派的几百锦衣卫緹骑的,各堡也是有个千人守堡兵,现在呢?
    全部推倒重来!
    兵部在当天夜里,就召开紧急的军事詔令草擬,皇帝是立刻去协调户部的钱粮和骡马了。
    大明要在辽东用兵,困难重重,绝不会是一地一省的力量可以支持。
    光是因为地方上没有人口供应粮食,皇帝就需要想办法弥补这一块,距离上越来越远的巨大损耗。
    得靠船舶,把江南的粮食调到北方的天津或者寧远,也就是说这西孟的陈奇瑜那头,
    调用的部分粮草和物资,得想办法拿到辽东来暂时填补运输不够的亏空,否则辽东船舶、
    物资不够用。
    朱由检需要立刻协调各地,各大明的地方机构,了解物资储备,从而调兵遣將。
    兵部的孙承宗是暂时接管辽东军务调令,先派关寧將佐何可纲,升调辽东镇副总兵,
    归卢象升调遣,抽调边將宣大地区总兵官王朴,领宣大地区役兵一万,骑兵两千,奔赴锦州待命。
    再抽调昌平官將汤九州,领本部官兵四千人,再募昌平生员五十人,成军后北上到寧远一带驻防。
    命三边系统的名將邓副总兵,提三边官兵六千人,骑兵一千人,向山海关进兵。
    这样一来,可以说是能用的上的人马,不会影响流寇作战的情况下,是儘可能的抽出来,准备配合辽东作战。
    其余则是一些兵部能够掌握控制的粮秣通道,给朝廷去收集粮食。这期间工作繁杂,
    整饰兵备道开始全面监督钱粮运输,要求是经过各州府的直属督、抚,放行,严肃政课,
    並检查已府仓房,清点记录豆料、粮食石数。
    这接连几日,孙承宗给了兵部诸多的侍郎们两个要求。
    让各地拿出骤马来!
    让各县府的衙门拿出粮食来!
    事情一件件发下去了,自然是极大的压榨民力。皇商们的牙齿也是狠毒,朝廷此刻要打仗,他们还想要藉机提粮价,刚刚提价就接到地方县衙的报告,直接打到了吏部这。
    韩得到这些雪片般的报告,是冷汗流了许多出来,作为大明首辅,他第一想法是息事寧人。
    他文不蠢,辽东要打大战,是紧要关头的时候,皇帝盯看呢!
    真以为皇帝能把全部的后勤事务交给內阁、商会来干吗?
    想太多了吧?
    事情真的闹大了,你们这些人一个都跑不掉!作为內阁首辅,韩可太清楚皇帝现在是不可能信任文官和商人的,也许皇帝是给了所有人那么一个印象。
    皇帝宠信商人,也大力扶持商人,让他们掌握一部分的权利。
    但他们要是以为皇帝真的是这样,那他们是脑子锈逗了!连钱跃升那个胖子都清楚,
    皇帝只是把商会当做制衡官员的工具而已,想要利益想疯了的商人才会以为,皇帝倚仗的是商人!
    韩是不会那么想的,这些地方县令的报告,他全部压在了手里,不敢上呈。
    他清楚,一旦皇帝知道了,这些人都得死,而且死的很难看!
    皇帝仰仗的是既不是內阁的文官集团,也不是商会的皇商集团,当然更加不是军队!
    那些丘八没这个本事!
    而是这三角间的关係,能让皇帝从中玩转的制衡之术,皇帝玩的是算计、筹划“
    果然,米脂县的粮价刚刚过了三两四钱每石,就有一票锦衣卫,在李若璉的率领下,
    闯入了户部,左右抢了些户部的粮价报告,查了半日匆匆离去。
    过后不久,先是查到地方县令头上,拷问一番前往当地王姓士绅家中搜刮实证,最终查到登莱的两办粮商头上。
    抄出两家皇商,全部以“通夷罪”论处!是全家三代抄斩,余者旁支流放马六甲!
    这里是將通夷的范围张贴告示邸报,明確拓展了判罪范围:到战爭期间,恶意抬高民间粮食、盐巴、油料等產品价格的,都可能获罪!
    尤其是粮食!
    连皇商都被抄斩、流放?
    一时间这方面是风声鹤唳,也確实如韩所想,朱由检从未真正信任皇商,也从未信过文官,他谁都不信。
    卢象升可用,洪承畴可用,孙传庭可用,杨嗣昌也可用。
    但是要清楚一点,古人留下的明史记载不一定是真的,忠心也好,奸恶也罢,都不一定是记载中的一样。
    辽东。
    孙传庭大军北进,以雷霆之势,两方六千名明军铁骑在前,分列两道军队,一队由祖大寿、祖大乐率四千辽东铁骑在前开路,作为前锋。
    中军则是总兵黑云龙与周遇吉二人,领左轮枪骑兵四千、关寧铁骑五千,作为中军接应。
    后军则是距离步军相当近的孙传庭、祖泽润,有一千多名关寧骑兵跟著赵率教,在后带著三万六千步军千军。
    大军绵延五十里,並且越来越长,步军带著辐重粮草,速度缓慢。经过四平,隨后前锋祖大寿的四千骑兵先上长岭黄沁,派遣大队夜不收向科尔沁內的左翼草原巡查踪跡。
    明军夜不收往往四人、六人一支的队伍较多,人数最多可达十五人,一副软身札甲,
    两到三马一队,带看乾粮,打探多尔袞方位。
    在后金八旗体制崩溃后,科尔沁和实力最强的多尔袞自然而然的亲近,科尔沁原先的数个部落因为缺乏后金约束,粮食短缺的因素,逐渐合併。
    此时尚且存世的部落也就是十二努图克了,人口大概十四方牧民,大概有不到三万蒙古牧骑,台吉布达齐拜多尔袞为兄,自以为实力强大,他的边缘草场临近豪格的控制区域。
    在大明夜不收作为先锋骑兵,袭扰了这片草场,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们只听到有战马的铁蹄声,隨后脑后一疼,人就栽倒在地上。
    正在嚼草根的绵羊猛的抬头,事不关己,又埋下脑袋来继续嚼著土腥。
    几个明军骑兵快速通过这里,散开来去追杀游牧的牧民,其中一个將士则独自放缓了马速。
    明辽军制的盔帽下,面容冷酷无情,他的从身后背负的圆柱形背囊中,取出一支掛了日月小旗標的旗子,用力朝著身下的土地上一插,隨后“驾!”的惊马一声,抓著韁绳加快马速,追上伙伴。
    牧民脖根处,猩红流淌到僵硬、冰冷的土地上,倒在日月旗帜之下。
    大明铁骑的夜不收迅速掠营,截杀那些放牧的科尔沁蒙古,他们嫌弃马速慢了便会主动下马换乘,再继续驰骋。
    过后半个时辰,祖大寿才带著主力骑兵赶上来,隨后看著旗標,在巡视一番后寻准方位前进。
    这没办法,孙传庭要的就是一个快,骑兵数量有限,没有得到皇帝的直接支持,所有部队的斥候,都得用於开拓视野和保持进攻,不得派回小支来回主力,检索信息。
    祖大寿一部杀出科尔沁左翼,沿途摧毁蒙古营帐,无论是蒙古兵丁还是牧民,是血染草原。
    这些地方的布达齐魔下兵马並未得信,夜不收虽然人少,但是突然的袭击,还是令科尔沁无法第一时间抵挡。
    布达齐反应过来时,並令魔下聚兵,明军已经逼近己方腹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