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夏日的粉钻
第114章 夏日的粉钻大明彻底剿灭了“八大王”张献忠这支流寇,对於这个西北局势,算是定下了终局。
崇禎十年,七月十日。
消息传递到三边总督洪承畴手里,也算是令他本人鬆了口气。他在任上都快往十年奔了,总算是大部剿火了流蔻。
整个西北,除了近期没消息了的李自成,三晋之地已经再不见有什么乱象了,他也算是给朝廷交了差,绝对的大政绩,
按皇帝现在给功劳的標准,洪承畴是觉得自己將来少不了次辅之位的,当然了,功劳他有一份,但这么大的功劳他也吃不上全部。
毕竟是满桂最终逮到了张献忠,剿灭的主將也是他。
洪承畴搁布隆吉猜了猜,满桂能得什么封赏,剿灭並摘得了皇帝点名要拿的张献忠脑袋,赏个超品爵位,肯定有吧?
按照最早的时候,这功劳的確不小,给个伯爵肯定有。
但又想起,陈奇瑜魔下取得大胜的祖大弼,並未赐爵,只有金银和田地赏赐,那就有些不好说了。
但对於他洪承畴而言,意义倒是挺大的。
剿灭了张献忠,对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终於可以,释放三晋地区剿除流寇所占用的一万多兵马,投入到西域参与对叶尔羌人的战爭中。
还不止於此,他还能增加更多的驮马来支持他三边在西域的补给,可以说他在对抗叶尔羌人这边的过程中,能投入上的力量提升很多。
这远在南京城,这些日子,皇帝最近又开始懒政了。他这回找了个藉口,在考虑给张嫣皇后加尊號,所以最近几天要待在后宫,好好考虑这方面的事。
但其实朱由检完全是懒得上朝,想给自己放假而已。
在明朝当皇帝,在外廷处理朝廷政务当然是很爽的。
能指挥人,给臣子们安排各种各样的工作,然后看看民间的一些塘报里头的奇谈怪论,看看大明军队各边的战绩报告,爽的很。
但这毕竟是项工作嘛,再怎么样,休息日子总归是要有的吧?
朱由检在前世最大的梦想,就是天天都放假,年年都是发薪水的日子,每天的夜里,
自己都能去整一趟足浴,选哪家总归自己隨便挑著·
现在他也不是很乐意整天泡在朝局中,毕竟整顿政务对他而言,根本就不是事。
古人的脑迴路麻烦稀奇,什么数学统计,什么各国关係,商业往来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整的过於复杂。
对他而言,站在上帝视角来操作起来,完全就是小儿科。
朱由检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周皇后搞好关係,顺便也陪一陪自己的嬪妃们。
这段时间一直跑来跑去的处理外廷事务,像锦妃他是好久没有“临幸”了。恐怕也就是他能忍得住如此圣明,换做正常人,早已是天天折腾后宫,处理完女真八旗就不干正经政务了。
毕竟谁会捨得拋下一群国色天香的美女,然后投身到一群大臣堆里呢?
朱由检站在周皇后身后,亲手替她插上金釵,然后走到有些手足无措,眼神飘忽不定的周皇后膝前,捏著她的两只小手,满脸笑容地问道:“皇后现在觉得如何了?可对朕的礼物觉得满意?”
他那討好的模样,绝无朝廷上的半分威仪,外廷朝臣见了定会大跌眼镜,哦,此时还没普及这东西。
周皇后又小心扭过头来,瞧了眼膝下的粉色透明石块,石块並没有打磨,有粉色光泽,但不莹润,有大拇指头那么大,捏在手上並无特別,和翡翠玉石差別不大。
“这是宝石?或者玉?”
皇帝摇摇头,周围的宫人都离得远远的,不敢打搅帝后间的温存关係。
“是钻石!”
皇帝说道:“准確说,这个又叫粉钻,老实说,这么大的粉钻,朕也是头一回见。”
这话说的並没毛病,朱由检自己是第一回亲眼见到长那么大的粉钻,绝没有在说谎。
“陛下送我这个,比翡翠珍贵吗?”
皇帝也不清楚,最极品的翡翠和天然粉钻到底哪个贵,於是摇摇头,笑呵呵的解释道:“虽然朕也不清楚哪个更贵,但这个玩意儿绝不便宜,总之皇后喜欢吗?”
周皇后並不奢靡爱財,她殿內的金器有那么一些,但皇帝还是喜欢带些他觉得值钱的礼物,虽然这些礼物在她周皇后的了解中,绝大多数都不值钱,。
话虽如此,但那些个大號帝王绿翡翠雕刻,已经够珍贵了,至少大明民间搞不到这种成色。
一般皇帝,能流到皇帝手里的宝物,基本上都是底下人筛一遍的,到皇帝手里,珍贵的物件,可能也就没太珍贵了。
但毕竟是朱由检,那抄家的事儿做起来,也是凶狠,像楚王府上搬到內帑的宝物財货就足够惊人,皇帝最近就在考虑,是不是要给诸王找个由头,再迁出去一家藩王,多抄点银子。
毕竟一口气抄家价值几百万两的財货和几万亩的土地,拿到手中著实不少,朱由检忙活一年,內帑都多不出这许多金银。
皇帝看周皇后的神情一般,並未对粉钻太喜欢,也是记在心上,道:“既然不喜欢这种,將来朕就不送了,只送些黄金饰品和西夷玩具,好了吧?”
“啊?臣妾喜欢。”
皇后目光在他身上恍惚,隨后又挪开来。
见她的表情还是那么僵硬,心知肚明的皇帝將脑袋,侧著靠在她美人膝上,闭上眼帘,手向两侧挥了挥袖子,周围一直注意此处的太监和宫人纷纷躬身退下,不敢怠慢。
皇帝时常在见妃嬪时会驱赶侍奉的宫人,这些奴婢也都已经摸清楚了,毕竟皇帝他的確是十分好色,赶人的时候两次有人没反应过来,很可能就会被皇帝不喜,然后把人换掉。
皇帝的脑袋很沉,就留在皇后的膝盖上,两只手抱看周皇后小腿,这副样子不合礼制,十分放荡,但皇帝可不是放荡一两回了,皇后再不適,也有些无可奈何。
“朕以为,时间长了,你便会喜欢上朕——”
膝盖微微一颤,皇后僵硬地微微颤抖,不知道是不开心,还是有些害怕。
借尸还魂?
阴崇入体?
这些传说都足够她害怕,何况这个皇帝,糊弄了整个大明朝,而且人人拿他当圣君,
中兴之主看待,全天下只有她知道这一点。
但她从未敢和任何人提及。
这不需要皇帝主动威胁,皇帝也从未这么做过,但是周皇后清楚,没人能帮她,因为他的身份是皇帝。
“臣妾是陛下的妻,也只能是陛下的人,陛下不必如此。”
“但朕要的,是一个爱朕的皇后。”
夏日炎炎,殿內外都很热,一些宫人在给周皇后喜爱的“合昏”株浇水,儘可能离远。
宫人们站在廊外二十几步外,王承恩就在这渡步,扫视周围。
远处的一个匆匆而来的小太监,快速靠近过来,被他招手拦下来,问他来此原因。
王承恩在殿外的廊前,仔细的离著好几步,见不到殿內,才大意的喊道:“皇爷!外廷有一份兵事八百里加急!”
过了几息时间,殿內才传来轻微的喘息声,隨即又三秒过去,皇帝沉闷的嗓声传来,
道:“念!”
王承恩喉间滚动一番,目光看向手中急报,上头盖著兵部和內阁的两份印章,隨后拆开来去瞧,道:“臣洪承畴,奉詔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拜手谨奏陛下日,今幸得天威庇佑,將土用命,於驪山设伏,尽歼流寇张献忠所部精锐,生擒其主张献忠,二子“小尉迟”张定国,特此奏报。”
“如今三边烽烟尽息,三晋地界亦得廓清。此役斩级三千有奇,降卒八百余眾。”
“此战得以大胜,非臣之能,实陛下宵旺忧勤,庙謨深远,方使三边官兵上下,得以同仇敌气,克成大功。臣当益加兢业,誓守国门,以报君恩於万一。”
一份平平无奇的捷报,王承恩念完,有些口乾,只是殿里头却传来瞪瞪瞪的脚步声,
眾人连忙低下头去。
“哈哈哈哈!洪承畴大捷?好事!朕要—·该死,差点忘了穿”
皇帝似乎很忙的意思,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匆匆从里头跑出来,拿过王承恩的奏报,目光在上面仔细打量一番,隨后大喜,与王承恩吩咐道:“洪承畴很不错,可以大用。去叫杨嗣昌,朕要与他好好商议,该如何赐赏,哦对了,祖家的封赏也就这回一同给商定了,让他好好准备准备,午后再议吧。”
“奴婢明白了,这就去给替皇爷办!”
王承恩也不耽搁,带走一个小太监,隨后带著口諭匆匆离去,皇帝见他走远,才向周围吩咐道:“任何人都不准进来,打搅朕的清静,明白吗?你们四个留下,其他人都忙事情去。”
“奴婢遵旨!”
皇帝很满意的点点头,隨后转身入殿,然后大日那么热,夏天的风吹来都是滚热的。合昏上的爬虫一扭一扭的朝下爬,它好不容易避开太监宫人的视线,苟活至今。腰肢一挺又松下去,又一挺,中间的老高,又变平,小虫儿它就是靠这种重复动作,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