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归附大明的林丹汗
第161章 归附大明的林丹汗一边饮用甘甜温润的蜜汤水,舒畅身心的同时,朱由检的目光暂时是闭上一阵,休息一小会儿时间。
他是真的很想亲自上阵杀敌,但眾所周知,王不见王,天底下哪有让皇帝亲自打仗的道理。
要是连皇帝都上阵杀敌了,那皇帝养那么多能臣名將又有何用?
皇帝本身就不应该是作为亲征人选的,这一点孙承宗其实说的是很对,哪怕是皇帝真的猛如虎,力拔千钧,有霸王之勇,也该乖乖待在皇城之內。
当领导的亲自上阵斯杀,一是抢夺了底下大將升迁的机会,毕竟一般情况下,朝廷也不是说隔三差五的就打仗。
打仗一般都是几年乃至十几、二十年一次,兵行险著,谁都不敢把宝压在战爭中去,也不会。
再加上战场上刀剑无眼,真的遇到敌军突袭,皇帝真就一个不小心战死了,
管死相难看不难看,这消息传到国內,朝局得有多崩坏,谁也未知啊。
没准就天下大乱了!
民生的发展,一下子从极盛跌落谷底了。
皇帝老子没了,天命没了,听起来就像是老天爷都要完蛋了一样,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毫无疑问是噩耗传来,难以想像,若是后续的藩王们爭位置,闹起大乱,普大之下谁可辛免於难?
但朱由检还是这么做了,他寧可自己疲劳一些,也就是为了彻底征服辽东乃至整个远东地带,这才勤恳这么多年。
否则他是真的得早点撤离了。
关於说林丹汗的归化王这一詔书,林丹汗多半是会签字的,毕竟明朝势大,
此刻大明猛將云集在漠北,光是曹变蛟和吴三桂就能镇住林丹汗了。
“只盼敖格和云那里能够顺利吧,归化王,朕给的条件虽然拿走了许多,但林丹汗”
皇帝自言自语,继续闭著眼暂时休息,几个小太监看著皇帝昏昏欲睡,知道他的確有点太累了,都闭紧了嘴巴,不发出声音。
昨夜皇帝也就是睡了不到三个时辰,现在是腰酸背痛,急需要美人给他按按肩、捏捏脚。
至少得回到北直隶再说。
正想像著风韵之事,大帐之外传来一阵动静,隨后有顺子的声音传出来,
道:“启奏皇爷!有一份西南藏地的急奏刚刚到这,是份捷报。”
“直接呈进来。”
朱由检眉头一挑,立刻强打精神直起腰来,招呼两侧站岗的小太监,给他拉开帘帐。顺子立刻带著那份奏疏进来,躬著腰把奏疏递到了桌案上。
朱由检摇晃一圈脖颈,揉著腰皱著眉头,凝视起案前的奏疏,隨后伸手就拿起来翻看。
只求不要吃败仗吧,你看看这段时间,全是捷报传来,就好像我大明天下无敌了一样。
藏地的消息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不多,前段时间马祥麟与黄得功、孙应元二路京营联手,打了固始汗一个措手不及,斩杀七百多人,上呈过战报。
那份战报上的结果,朱由检还是很认可的,对此事大加讚扬。
马祥麟毕竟是少年英雄,武艺高强,打仗勇猛凶狠,藏地牧民的一次犯上作乱,就是被他带兵轻易的平定了,並且割下二百余颗首级,震当地民心,
这样的做法可能不会得到其母,忠贞侯秦良玉的支持,但依旧是得到了朱由检的大加讚扬。
能够控制辖区內的军务,就是总兵官的个人能力,你只要守住了土地,朱由检就得给你赏赐。
你要是因为和你母亲提督造命的母子关係,而耽误了朝廷的事,那说明朱由检得换个总兵官才是。
这份奏疏出乎朱由检的意料,是很久没有信的黄得功主动上呈的报告奏疏,
內容则是令朱由检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以確认自己並没有看错其中的一小段內容。
黄得功打贏了!
但打贏的对象不是固始汗,而是带著藏巴汗,攻陷了边上的麻域!
麻域是什么地方?朱由检很疑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显然黄得功也在搞事!
不是!你这打仗的捷报对象有和朝廷呈奏吗?又自己打自己的是吗?
朱由检面色铁青,刚刚处理了洪承畴那的再次战爭,现在又得看看这麻域,
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怎么就惹了黄得功了。
黄得功能征善战,號“黄闯子”,此战的目的很快就让皇帝明晰了,一是为了震藏地,震镊藏巴汗。
明军的主要兵力从未在青藏出现过,对付固始汗的,一直就是秦良玉魔下的三万多人,是一个理论上的突出部,很难得到支援。
在秦良玉的授意下,京营两位总兵中,最终决定由魔下有几千铁骑的黄得功,前去剿灭西藏边上的麻域拉达克,展现大明天威。
而黄得功也不辱使命,一战功成,带看藏巴汗的三万人,只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便进驻了麻域,並获得了这里头四十余万人口。
根据绘图来看,这片疆域非常大,竟然看上去有小半个藏地那么大。
只可惜这里土地贫瘠,人口稀缺,那么大的土地范围,根本没有多少资源。
看完奏疏的朱由检还算是鬆口气,行!麻域磕掉了就行,磕不掉这麻域就是个货真价实的麻烦。
笔墨添上几笔后,也就是赏赐下去一笔金银,打赏同样参战的藏巴汗和主战的黄得功。
开疆拓土总算是好事,藏巴汗归附大明朝,自然是要让他畏威这没错,但多少也得给些怀柔的手段,缓缓图之,慢慢消化。
没必要做的太生硬,吃相太过於的难看。
朝廷近年不差钱,光是税收征上来的银幣折算旧银就有七千九百余万两,而黄金最近迎来一波小高峰,高达四百余万两,大约是最近吉大港的港口修的差不多,已经在运行了的缘故。
吉大港不单单是一处普通港口这么简单,更是一处贸易节点,恢復这里的人口,对於整体海贸的收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大明朝自己国內能纳上来的,绝大多数还是银幣,吸收黄金主要就是依赖於海上贸易,然后用通缩金的形式收纳上来。
朱由检这些年不断钱,对於黄金却一直不是那么愿意掌出来,也就是赏赐大將,或者恩赐士兵的时候,会一点黄金。
毕竟要过渡掉银本位的现状,將来以黄金来构筑金本位稳定幣值和財富,这一点是朱由检一直在追求的。
稳定的金本位货幣,是在进入信用货幣体系前,更合適的一种货幣体系,信用体系在没有网络普及前,信用监管非常困难,这也是朱由检为何更青於將银本位转型为金本位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的策略完全得到了验证,海商带回来的白银量越来越少,黄金日趋增加。这也让大明朝的金银比,逐步稳定在了一比十九的程度。
当然这还是暂时的,隨看黄金价值越来越高,这个比例会慢慢改变。
崇禎十二年的七月二十五日。
在林丹汗使者敖格和云接到皇帝詔令后,逾期不久,皇帝便点兵点將合计十四万人,九万大明骑兵,向南移动。
天兵们银甲披掛,拖拽二百余门大小火炮,铁骑皆是一人双马,步卒托著火枪,上有明晃晃的银白刺刀在肩,如林一般前行,震动整个漠南草原!
得知消息的林丹汗当即是大惊失色,反应过来后,亲自率领二十方牧骑,在二十天不到的时间內就赶至玉龙,堵住了皇帝的前路。
两军阵前,大明皇帝朱由检言辞激烈,喝问林丹汗如今是归附大明,还是要抵抗大明到底。
两军阵前的林丹汗面露难色,他看著对面阵势震天动地,数百面的旌旗迎风招展,虎豹狼骑皆是精锐非常,魁梧披掛,令人看著就心生胆寒。
恍惚间,林丹汁以为自己见到了当年的皇太极,同样无比精锐的老满洲了,
这些明军已经精锐到了这样的程度?
当然不是,中原骑兵没这个本事,这是三边与辽东镇的骑兵。
朱由检就是拉他们过来压阵的,这些精锐铁骑给了林丹汗巨大压力,二十万牧骑能够困斗这些明军,但也很可能被明军撕碎,打到崩溃。
毕竟这些骑兵一人双马,和他的二十万人属实差的不多,追击起来必然是好手。
最终的结局令人晞嘘,林丹汁没有选择继续反抗下去,即使他兵马眾多,也有数百万治下蒙古部眾,但依旧选择了臣服。
而明朝皇帝也很大度,亲自扶他起身,並再拿出一份詔书来,亲自加印,
授封其为归化王。
这是实力之间的差距,旁人单看人数上,明军是一个劣势,但其实在林丹汗逾期没有接詔的时候,漠南蒙古和明朝的互市口岸就暂时停止了,漠南的林丹汗这二十万人,一个个看上去面黄肌瘦,早就是已经陷入了断粮的险地。
连牧骑都已经有些许断粮,那毫无疑问,林丹汗的数百万部眾一样是陷入断粮险地,真的和明朝皇帝打起来,用不了多久,林丹汗自己就能因为缺粮难以维繫兵马的吃用,自然而然的崩溃掉。
明朝这一招很现实,比起兵马上的实力差距,皇帝更想显示物资上的实力差距。
漠南蒙古与大明朝的数百年战爭,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