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谁都明白——那几乎是条有去无回的路。小石头正趴在桌边看玉佩,闻言抬头道:“我跟小虎哥一起去!我不怕冷!”
“你留下。”王小虎摸了摸他的头,目光转向老者,“何时动身?”
“越快越好。”老者站起身,“寒魇已经开始向南蔓延,再晚,怕是连星辰剑宗都要被波及。”
出发前,王小虎去了趟剑冢。七柄神剑的虚影在镇魔剑上流转,他伸出手,指尖抚过剑身,像是在与老友告别。“等我回来。”他轻声说,镇魔剑轻轻嗡鸣,似在应和。
苏轻晚给他收拾行囊时,往里面塞了不少东西:厚厚的袄、暖手的汤婆子、用凝魂籽做的暖身符,甚至还有一小罐炒栗子。“到了雪山,记得每天吃几颗,暖暖身子。”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努力笑着,“我在普惠堂等你,给你煮黄菜茶。”
王小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能驱散所有寒意:“等我回来,咱们就把药圃扩得再大些,种满你喜欢的黄菜。”
石勇非要跟着去,说自己常年打猎,耐寒得很,能帮着开路。阿影也从青石镇赶来了,带来了王裁缝做的厚靴和阿禾晒的蒲公英干,“这蒲公英能驱寒,泡水喝管用。”
队伍出发那日,星辰剑宗的弟子、山民们都来送行。孩子们拉着王小虎的衣角,舍不得放手,小石头把那个缝补过的布偶老虎塞进他怀里:“小虎哥,带着它,能辟邪。”
极北雪山比想象中更冷。越往北走,空气越稀薄,连阳光都透着苍白,路边的石头上结着厚厚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老者说,这是寒魇路过的痕迹,再往前,连石头都会变成冰雕。
进入雪山腹地后,气温低得能冻裂骨头。石勇的胡子上结了层白霜,说话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都能瞬间凝成冰粒。阿影把所有的厚衣服都裹在身上,却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却依旧坚持给大家递蒲公英茶,说不能让寒气侵体。
蚀骨冰缝在雪山最深处,远远望去,像道裂开的伤疤,里面翻涌着灰黑色的寒气,连阳光都照不进去。寒魇的嘶吼声从冰缝里传来,像是无数冤魂在哭嚎,听得人头皮发麻。
“就在这里了。”老者指着冰缝边缘的一块巨石,“封灵玉的核心就在冰缝底部,剑主需要握着镇魔剑跳下去,用七剑灵韵填补玉上的裂纹。记住,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能松开剑,否则寒魇会趁机钻进你的识海。”
王小虎点点头,将镇魔剑握得更紧。他回头看了看石勇和阿影,两人虽然冻得说不出话,却都用眼神给他鼓劲。“等我上来。”他笑了笑,转身跃入冰缝。
冰缝里的寒气比外面冷百倍,像是有无数根冰针在刺进骨头。王小虎运转七剑灵韵,在周身形成一道护体金光,才勉强抵挡住寒气。下落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终于看到了封灵玉的核心——那是块巨大的白玉,悬浮在冰缝底部,上面的裂纹比老者带来的碎片更密集,黑色的寒气正从裂纹里源源不断地涌出。
寒魇的本体就在白玉旁边,是团人形的黑雾,正用无数只眼睛盯着他,发出刺耳的尖啸。“七剑的气息……”黑雾里传出沙哑的声音,“千年了,终于等到能让我饱餐一顿的灵力了!”
它猛地扑过来,黑雾瞬间化作无数冰刺,直取王小虎面门。王小虎挥剑格挡,七色剑气与冰刺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冰刺碎了一地,却又立刻重新凝聚,仿佛无穷无尽。
“没用的,”寒魇狂笑,“在这里,我的力量是无穷的,你迟早会被我耗尽灵力,变成冰雕!”
王小虎不理会它的叫嚣,只是稳步走向封灵玉,镇魔剑在他手中嗡嗡作响,七道虚影越来越亮。他能感觉到寒魇的力量在不断侵蚀护体金光,皮肤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但握着剑的手,却依旧稳如盘石。
就在他即将触到封灵玉的刹那,寒魇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黑雾猛地膨胀,化作一张巨大的冰网,将王小虎和封灵玉一起罩住。“一起冻在这里吧!”它嘶吼着,“让你成为我永恒的养料!”
冰网迅速收缩,刺骨的寒意透过金光渗进来,王小虎的四肢开始僵硬,视线也变得模糊。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苏轻晚在普惠堂煮茶的身影,看到了小石头在药圃里追蝴蝶,看到了阿影在青石镇教孩子们认药,看到了李狗蛋抱着小孙子笑得合不拢嘴……
“不能停。”他咬着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镇魔剑刺向封灵玉的核心。
七色剑气顺着剑尖涌入白玉,裂纹处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寒魇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嚎,黑雾在光芒中迅速消融,冰网也化作点点冰晶,消散在空气中。封灵玉上的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黑色的寒气渐渐消失,整个冰缝里只剩下温暖的金光。
王小虎看着完好如初的封灵玉,终于松了口气,身体却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熟悉的香味唤醒。是黄菜茶的味道。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普惠堂的床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被子上,暖融融的。苏轻晚坐在床边,正给他掖被角,眼眶红红的,见他醒了,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你终于醒了!”
“我……回来了?”王小虎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回来啦!”小石头从门外冲进来,手里举着朵凝魂,“小虎哥你都睡了半个月了!阿影哥说你是太累了,让我们别吵你。”
石勇也走进来,手里端着碗热粥:“快趁热喝了,这是用你带回来的封灵玉碎片煮的,玄机子道长说能补灵力。”
王小虎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腕上戴着个新的手链,是用封灵玉碎片和凝魂籽串成的,白与黑交织,好看得紧。“这是……”
“我编的。”苏轻晚擦了擦眼泪,笑着说,“老者说封灵玉的碎片能安神,我就跟阿影学了编这个,给你压惊。”
窗外的银杏叶还在落,像下着场金色的雨。王小虎喝着热粥,看着眼前的人,忽然觉得,这世上最厉害的力量,从来不是七剑的灵韵,也不是寒魇的冰寒,而是这些藏在烟火里的温暖——是等你回家的人,是为你留的灯,是那碗永远温热的黄菜茶。
他知道,这故事还会继续下去。或许以后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险境,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这份温暖,无论多远的路,他都能走回来。
就像这星辰剑宗的银杏,每年都会落叶,但只要根还在,来年春天,就一定会抽出新的绿芽,在阳光下,长得更加茂盛。春风再次漫过星辰剑宗的石阶时,普惠堂的药圃里多了几株新栽的“望归草”。
这草是极北雪山的老者临走时留下的种子,说它有灵性,只要惦记的人在归途上,叶片就会朝着那人来的方向舒展。苏轻晚把它栽在最显眼的角落,每日清晨都要亲自浇水,看着嫩绿的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无数只小手在招手。
“苏姐姐,你看它又转方向了!”小石头蹲在草边,手里拿着根小树枝,跟着叶片的方向比划,“是不是阿影哥要回来了?”
苏轻晚正用去年的封灵玉碎片打磨一支发簪,玉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雪。“说不定是呢,”她笑着说,“阿影信里说,青石镇的桃落了,该送新收的桃蜜来了。”
话音刚落,山道上就传来了熟悉的马蹄声。阿影骑着匹老马,背上驮着个巨大的陶罐,身后跟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蓝布裙,扎着羊角辫——是阿禾。
“苏阿姨!小虎叔叔!”阿禾从马背上跳下来,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我带了自己种的蒲公英干!”
阿影笑着跳下马,拍了拍陶罐:“这里面是桃蜜,王姑娘熬了三天呢,说给苏姐姐泡水喝。”他的目光扫过药圃,落在望归草上,眼底泛起暖意,“这草真灵,我们刚过断云城,它就该朝着这边了吧?”
苏轻晚的脸颊微微发红,转身去厨房忙活,说是要给他们煮桃蜜水。王小虎走上前,拍了拍阿影的肩膀:“青石镇都好?”
“好得很,”阿影点头,从怀里掏出封信,“李狗蛋叔让我给你带信,说镇上的新学堂盖好了,想请你去写块匾额。”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笑意,“他还说,小孙子现在会叫‘小虎爷爷’了,就是舌头还捋不直,总叫成‘小虎耶耶’。”
小石头在旁边听得直笑,阿禾却拉着他的衣角,非要去看药圃里的凝魂。去年王小虎从极北回来后,凝魂像是得了灵气,开得比往年更盛,紫色的海在春风里起伏,引得蝴蝶都绕着飞。
“阿禾现在能认五十多种草药了,”阿影望着两个孩子的背影,眼里满是欣慰,“王姑娘教她读书,她说以后想当苏姐姐这样的医者,既能认药,又能救人。”
王小虎想起初见阿禾时,她还是个怯生生的小姑娘,连都不敢碰。如今她能大方地给望归草浇水,还会指着凝魂说“这是能安神的”,忽然觉得时光就像药圃里的流水,悄无声息,却改变了很多事。
傍晚时分,苏轻晚端来桃蜜水,琥珀色的液体里飘着几片桃瓣,甜香漫了满院。阿影说起青石镇的新鲜事:石勇媳妇教的染布手艺在镇上传开了,家家户户都晒着蓝布;三个从百药谷来的少年成了学堂的先生,教孩子们认药,还在学堂后园种了片忘忧草;李狗蛋的腊肉铺生意越来越好,说要给小孙子攒学费,让他以后也来星辰剑宗学剑。
“对了,”阿影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布偶,是只歪歪扭扭的小兔子,“这是阿禾给你缝的,说谢谢你上次从雪山带回来的冰玉碎片,她用碎片磨了个小兔子挂坠,天天戴在脖子上。”
布偶的针脚依旧歪歪扭扭,却比当年小石头送的老虎布偶工整多了。王小虎接过布偶,指尖触到里面的絮,暖暖的,像是藏着阳光。
夜里,王小虎和苏轻晚坐在廊下,看着望归草的叶片慢慢收拢,像睡着了的孩子。月光落在药圃里,凝魂的瓣上沾着露珠,在夜里闪着微光。
“你说,我们要不要去青石镇住些日子?”苏轻晚忽然问,手里摩挲着那支冰玉发簪,玉质温润,映着月光泛着柔光,“阿影说新学堂缺个教医术的先生,我去正好。”
王小虎点头:“好啊,顺便把匾额写了。”他望着远处的剑冢,镇魔剑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七道虚影比从前更淡了些,却也更暖了,“其实我早就想好了,等弟子们能独当一面,咱们就去青石镇住,守着学堂的药圃,看着孩子们长大,也挺好。”
苏轻晚靠在他肩上,没说话,只是嘴角的笑意像化开的桃蜜,甜得让人心里发暖。
几日后,一行人前往青石镇。望归草被阿禾小心地挖出来,装在陶罐里带走,说要栽在新学堂的院子里,“这样就能知道小虎叔叔和苏阿姨什么时候来看我们了。”
新学堂果然盖得气派,青砖瓦房,院里还留着块空地支着木架,等着挂匾额。李狗蛋抱着小孙子在门口等,小家伙穿着红袄,见到王小虎就伸着胳膊要抱,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耶耶”,逗得众人直笑。
王裁缝的女儿正带着妇女们在学堂里布置,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草药图,虽然线条稚嫩,却透着认真。见到苏轻晚,她连忙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块染了一半的蓝布:“苏姐姐快来看看,我试着在布上染凝魂的样子,总觉得不像。”
苏轻晚凑过去看,蓝布上用白矾点出了紫色的瓣轮廓,确实有几分神似。“已经很好了,”她笑着说,“等晒干了,我给你绣几朵真的上去,保证好看。”
王小虎在学堂的案上铺开宣纸,提笔蘸墨。李狗蛋和阿影站在旁边看,连孩子们都凑过来,大气不敢出。他想了想,写下“归心堂”三个字,笔锋不再像从前那般凌厉,反而透着温润,像春风拂过水面。
“归心堂,”李狗蛋念着这三个字,咂摸出点味道来,“好!不管走多远,到这儿就像回家,心里踏实!”
匾额挂上的那天,青石镇放了鞭炮,孩子们围着新学堂跑,手里举着用忘忧草编的小风车,笑声比鞭炮还响。王小虎站在廊下,看着苏轻晚教妇女们辨认草药,阿影带着孩子们在药圃里种望归草,李狗蛋抱着小孙子,给小家伙指着匾额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