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2.44 吴贵妃:那个贱人......妹妹怎么说?
第152章 2.44 吴贵妃:那个贱人......妹妹怎么说?第二卷2.44吴贵妃:那个贱人......妹妹怎么说?
紫禁城,龙首宫。
太上皇真的老了,已经有些佝僂的身材、慢慢出现在身上甚至脸上的老人斑、完全鬆弛的皮肤乃至於没剩多少黑色的乾枯头髮无不说明,哪怕他是皇帝,
一样逃不过大自然的规矩。
但整个朝廷谁都知道,他不服。
所以,他到现在依然顽固的想要紧所有权力,哪怕是已经不可能做到,他还是没有丝毫撒手的意思,这是他和安泰帝斗成乌眼鸡的最根本原因,完全没办法调和。
很可惜,大自然不会搭理他的想法,比如,他和普通老人一样觉少,哪怕是已经过了戌正(二十点),他依然有些萎靡的站在窗前。
“消息传出去了吗?”良久,他头也不回的问道。
“皇爷放心,冯唐是个听话的孩子。”站在阴影中的夏守忠急忙答道,“前些日子老奴告诉他之后,其子冯紫英就下了帖子。”
“只是下了帖子?”太上皇立刻皱眉。
这位御极数十载的武帝早已忘记“商量”的意思,因为不需要。
“皇爷,谢家毕竟是一一”夏守忠急忙解释。
“不错,他们当初跟著钧儿(义忠亲王周钧),后来就跟著老四。”太上皇点点头,“冯唐和谢家確实没什么交情,职位上也是平等的;说起来,谢鯨这小子摆明想要坐上驍勇营的位置,就算朕也只能答应他,这是那年欠他们谢家的。”
“谢家的二小子老奴见过,確实是个不错的。”就在说话的工夫,夏守忠目光中闪过一丝阴冷,但很快消失不见,“冯紫英再怎么说也算武勛年轻一代的翘楚,和其他各家的小傢伙多少都有些交情,听他传回来的消息,宴席就在今日。”
“也就是现在。”太上皇点点头,脸上露出怀念之色,“说这话已经一一大伴,朕最后一次到江南,是什么时候来著?”
“三十八年,到现在....:”夏守忠急忙答道。
“已经快二十年了吗?”太上皇懵了一下,“也罢了,这人一老,就总会想起年轻时的事情,江南吶,总共认识的才几个人?能照顾的就照顾一下,还有几年啊?”
“太上皇说笑了,老奴还指望您能长命百岁,接下来继续伺候呢!”夏守忠很自然的做好捧角,“那八家再怎么说,这些年都没少了孝敬,如今又逢事端,
可毕竟和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係,谁养的狗也不敢说一定不咬人,是不是给个念想?”
“都是当年的老相识,看著他们担惊受怕,朕也於心不忍吶。”太上皇略作沉吟就抬起头,“擬旨,以朕的名义加赏老人,给那八家的在世高堂赐玉如意,
不在的赐祭礼一一嗯,甄妈妈那里加恩赐双份,另著太医院再派一人,每日平安脉不得有误。”
“老奴明白!”夏守忠面露喜色,“说起来,甄姑姑当年可没少给老奴恩典,可惜这么多年不见,也不知她老人家怎么样了。”
“你这老东西,还是忘不了当年啊!”太上皇笑的很慈祥,“朕又何尝不想再见见?可惜这岁月不饶人,朕去不了江南,她也难回京城了!”
“老奴倒是听说,忠顺王爷家的千金刚求下懿旨,准备南下看望甄姑姑。”夏守忠仿佛突然想起什么,“再怎么说也是一—”
“不错。”太上皇淡淡的打断他,“老三家的?朕记得是璇丫头对吧?去了也好,老的不方便动,自然就该小的跑,你派个人过去问清楚,要是真的就准备一份厚礼,刚才的赏赐毕竟是对外的,甄妈妈就算有双份,也显不出朕的心意。”
“皇爷英明,让自家小辈再带一份厚礼,相信甄姑姑也会高兴的。”夏守忠急忙夸讚,“老奴还听说.....
1
“你这老货,到底听说多少东西?”太上皇哑然失笑。
“这不是老奴记性差,没皇爷提点就忘了。”夏守忠看起来很是尷尬,“淑寧郡主如今手头上很是宽裕,您还记得太医院送来的那些个药丸子?听说是她带人弄出来的,好用还方便,別说是卖出去,京城都有些供不应求。”
太上皇表情一动,以他的智商,当然不会看不出这里面的好处。
“璇丫头一个內宅姑娘,用的是老三家的铺子吧?”稍一沉思,他很快看出问题所在,“只靠这些怕是少些意思,这些东西大利天下,到底还是要小心些为上,能这么快在京城传出名號,想必是得了不小的帮助。”
“老奴不知。”夏守忠赶紧先甩锅,“不过,淑寧郡主一向和淑慧公主玩得好,这些日子没少到凤藻宫闹腾,听说有的时候,皇后娘娘都气的想打人。
太上皇皱了皱眉,低头沉思起来。
“既是如此,朕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良久,他还是轻轻嘆口气,“传旨一不必了,你亲自跑一趟凤藻宫,就说那药丸朕用后觉得不错,赏些吃的穿的给玥儿丫头;再从朕的书房凑些合適的,给衍儿这孩子送去。”
“老奴遵旨!”夏守忠立刻躬身答应。
“好了,夜深了。”太上皇抬眼望望窗外,贴身太监急忙上前扶住,“大伴啊,你说这天下之事,到底有多少是朕不知道的?”
“老奴说不好,只是觉得这天下之事,大的都该由皇爷经手才行。”夏守忠边说边扶著老主子走向臥房,“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经的事多了,自然做的就好,年轻人还是少些沉稳。”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衝动了。”(.mpg)
“你这老货!”太上皇听的心怒放,一脸笑容指著老太监,“只可惜精力不比从前,当初朕处理奏摺,哪次不是忙到深夜?”
两人说笑著走到臥房门口,自有一双縴手接下,老太监仿佛什么都没看到,
鬆开太上皇就不再说话,躬身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我刚才听到江南的消息?”良久,一道身影走出门口。
“皇爷刚刚下旨,要加赏老寿星。”夏守忠压低声音,將刚才关於甄家的商议复述一遍,“娘娘,若是您有什么.:::
”
“让璇丫头有空来一趟。”身影说完就回去房中。
很快,龙首宫彻底安静下来,只余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晃动。
一如风烛残年的老人。
永寿宫,书房。
一道倩影端坐在书桌前,连续翻阅著一奏摺,时不时柳眉轻皱、俏顏微沉,遇到一些重要內容,还会提笔在手边的本子上做好记录;墙边安置小床,另一道倩影毫无形象的躺在上面,偶尔翻身。
“妹妹,你还没看完吗?”没过去多久,躺著的倩影、也就是吴贵妃猛然坐起来,一脸不满的转身下床,“这都到什么时候了,陛下怎么还没回来,是不是又去那个贱人...:..妹妹怎么说?你到底听没听我说话?”
“要么是这里,要么是御书房,急什么?”书桌前的倩影、也就是吴嬪放下奏摺,沉著脸瞪了姐姐一眼,“白日里让徇儿看这些东西,他只说看不懂不想看,你有空想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想办法教会他。”
“你真不著急?”吴贵妃完全不信。
“急什么?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剩下的事情交给陛下,他不是个能够轻易劝说的人。”吴嬪端起凉茶抿了一口,“姐姐,你有这閒工夫,不如让御膳房准备些现成的宵夜送过去,虽说今天不是小朝会的日子,我却听说陛下招了几位爵爷,商量的事情必然不小。”
“几个人?”吴贵妃只是衝动,但不傻。
“来人,去御书房问问,今天都是哪几位大人在。”吴嬪吩咐一句又拿起奏摺,“姐姐,別忘了通知御膳房;还有,被打死的那个管事以及小太监,虽说不是我们的人,这次到底算帮忙了,该送的银子送去了吗?”
“人都死了,送不送的一一”吴贵妃一脸不满。
“姐姐,我知道现在手头紧,但该的银子绝不能省。”吴嬪严肃的打断他,“听说这几天,凤藻宫那边很是大方,我们还是好好查一查,看看她究竟是饮止渴,还是真的找到新財源,不管你心里有多恨,也该明白王掌院不大可能在银子上帮忙。”
“知道了。”吴贵妃不满的哼了一声,起身出门安排人手。
吴嬪轻轻一嘆,低头继续翻看奏摺。
“安排好了。”半响,吴贵妃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奏摺稍作翻阅又扔下,“这么枯燥的东西,也就你看的这么沉迷。”
“姐姐,不论是为了徇儿还是为了自己,我们都必须学会看懂这些。”吴嬪严肃的晃晃手中奏摺,然后被眼前只有不忿的俏脸整到无奈,“算了,还是我看吧,你等会儿亲自去御膳房送夜宵,但千方记得,绝不能停留太久,更別说过夜。”
“知道了!”吴贵妃很不耐烦,脸上的恨意更是掩饰不住。
“姐姐!”吴嬪再也忍不住,一把扔下奏摺,“你记住,再大的脾气也给我恋著,决不能显露在外面,难不成你还想被她再抽一顿,丟人丟到宫外去?我们已经不可能越过她,所以才把心思寄托在徇儿身上,你就算自己不想好,也不要耽误孩子!”
“你一一”吴贵妃猛地站起来,气的脸色发白,但仅仅片刻后又恨恨的坐下,哪怕是语气生硬,依然选择认栽,“我知道了!”
“你让御膳房准备的什么?”吴嬪这才重新拿起奏摺。
“鸡丝米粥和水晶饺子,再配上些爽口的小菜,想必已经准备好了。”吴贵妃明白妹妹的意思,起身走向殿外,“我带人送去。”
“记住,不要过问任何政务上的事情,更不要想著拉拢哪个人,只要放下夜宵,说几句客气话就行。”吴嬪依然不放心,“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太上皇尚在龙首宫,万万容不下任何『心思』,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春秋鼎盛?”吴贵妃一脸讽刺的嘟囊一句,“要你教!”
吴嬪目送姐姐出门,拿了拿奏摺又放下,如俏顏被担心布满。
“来人!”良久,她起身叫来一名宫娥,“通知外面院子,明晚准备一桌可口的酒菜,再准备些文房四宝,派人去父亲府上说一声,注意保密;贵妃娘娘如果问起,就说我吩咐的。”
“是,娘娘!”宫娥急忙答应。
御书房。
“蒋爱卿,你当真以为,建奴会在开化后南下,而且现在很可能已经准备好?”安泰帝放下奏摺,很是怀疑的盯著眼前的四个家主,“朕知道你们担心,
可现在不论是东平王府还是锦衣军,送来的消息都说一切平静,毫无风波。”
“陛下,这不可能,微臣已经在奏摺中把原因写的很清楚。”蒋子寧非常严肃,“建奴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经歷过去岁寒冬的苦难之后,难道他们还能比中原百姓更轻鬆?现在没有动静,才是最大的问题。”
“你们的意思呢?”安泰帝沉默片刻后问道。
“不如让锦衣军弄个商队出来,试著深入白山黑水。”戚建辉把商量好但不適合写入奏摺的內容说出来,“没有最好,只当是平常的打探,万一查到什么,
希望还来得及处置。”
“大伴,听到了吗?”安泰帝毫不犹豫的喝道。
“皇爷放心,老奴明日就和赵堂官商量好。”戴权急忙答话。
“有备无患。”安泰帝这才鬆口气,“几位爱卿还有要事?”
四人都没说话,只是齐齐转头,看向旁边侍立的老太监。
这就是贴身太监的权势。
一般来说,能被皇帝称为“大伴”的太监都是绝对亲信,大乾虽然没有“司礼监”,更没有“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但意思差不多,“批红”制度依然存在,即各部公文奏议上交后,由这些亲信太监拣选其要呈送皇帝。
不只是奏摺或者材料,一些不方便直接上摺子给皇帝直说的內容,往往也由奏事人先行说明,然后再由太监私下匯报上去。
“皇爷,现在夜深了,几位爵爷如此辛苦,是不是让御膳房送些吃食过来?”所以,戴权立刻转移话题,顺便发出暗示。
“几位爱卿不妨先到外间就坐。”安泰帝含笑招呼。
“不敢,此乃臣等分內之事。”四位家主当然没这么实在,一向作为智囊的蒋子寧赶紧答话,“天色已晚,臣等这就..::..
》
“怎么还这么热闹?”谁也没想到,房外正好传来女声,很快就见吴贵妃领著几个宫娥走到门口,“陛下,臣妾听说今日公务辛苦到这会子,虽不敢过问前堂之事,一点儿吃食还能准备,就是担心打扰到。”
“爱妃有心了。”安泰帝笑的宛如菊盛开,“只是今日天色已晚,朕就不打扰几位爱卿休息,区区一点儿吃食,你们带回去吧。”
“谢陛下赏!”四个家主急忙躬身行礼。
內眷都来了,傻子都不会再耽误,很快整个大明宫都安静下来。
哪怕是戴权明显皱眉,依然识相的躬身退出。
“辛苦爱妃了。”书房中,安泰帝笑著揽住吴贵妃,两人一起坐在长榻上,“你要不提,朕还没注意自己饿了。”
“陛下真是的,一点儿都不注意身子。”吴贵妃白他一眼,亲自起身打开食盒,將吃食端出来放好,“公务再重要,也不如陛下龙体康健重要,臣妾不適合多待,这就回去等陛下。”
“陪朕用些。”安泰帝皱了皱眉,一把拉著她坐下,“正好现在也处理完公务,等下我们一起回去。”
“这合適吗?”吴贵妃一脸惊慌,“若是皇后娘娘再一一”
“朕还能拦不住?”安泰帝立刻表情阴沉。
听看御书房中的说笑嬉闹,戴权在门外脸色阴沉的低下头,他知道没法再说,哪怕是真的非常想要稟报普商之事。